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想事成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睨了一眼来者,并未出言,只淡淡笑着,看向老夫人。
进来的人,仿佛也是没有料到屋中有女眷一般,似乎有些惊讶,却又面色如常地拱手道:“老夫人,在下已经开好了方子,您照着方子吃两副药,也就无碍了。”
说话的,正是太医风栗壳。
他所想到的办法,就是在上朝之前,堵在了谢哲必经之路上,来了个偶遇。
然后,他主动请缨,等着谢哲散朝后,一起前来为老夫人探脉。
目的就在于,找个借口将身居裴府的谢宁请回谢府。
如今,看到谢宁就端坐在面前,风栗壳不动声色地将衣摆斜了斜,便露出腰间悬挂着的一枚白玉。
看到风栗壳腰间之物,谢宁眼睛一厉。
此时,风栗壳也说完了注意事项,他目光看着谢宁,步子却向着门口的方向,作势就要往外走。
见此,谢宁开口道:“方才风太医所言,本王妃有一两句不甚懂的,请风太医留步,咱们到偏殿相谈。”
他们二人,都有私下会面的意思,一时一拍即合。
因此,风栗壳也道:“好说,那在下便在偏殿恭候。”
话毕,风栗壳不再迟疑,几步就出了暖阁。
与此同时,谢宁也笑道:“祖母,我问问风太医一些药理方面的事情。”
闻言,老夫人只当她想问问孕事,便挥手道:“你只管去,莫让人家久等了,等你问完了,咱们再说话。”
一时,谢宁到了偏殿。她让清禾守在外面,才进了厅中。
看到谢宁到来,风栗壳指着厅中座位,道:“不如九王妃坐下来,咱们细谈?”
闻言,谢宁轻哼,“风太医真是不将自己当外人,这可是我们谢府。”
旋即,她直言道:“本宫已经知晓你费如此大的周章,引我前来的目的了。”
说着,谢宁看向风栗壳,道:“咱们便明人不说暗话,你腰间那玉牌,正是我的。”
此言一出,风栗壳倒着实有些意外。
他只当听了那样的秘事,谢宁只怕会借机推诿,绝口不承认。
却想不到,对方竟然先发制人,出言就道出了一切。
既如此,风栗壳也直接道:“九王妃果然爽快!既然您直接说了,那在下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说着,他取下腰间的玉牌,拿在手中摩挲着。
“我想知道,九王妃当时听去了多少。”
闻言,谢宁并不打算隐瞒,便道:“该知道的,本宫都知道了,而且,你们的事,我早在一月多之前,就知道了。”
听得此言,风栗壳的脸色就变了。
一瞬间,他的眸中闪过无数狠厉的,想要杀人灭口的凶光。
见此,谢宁冷哼,“我劝风太医最好收起你那样的眼神。”
旋即,她又道:“一则,我并不惧怕你的手段;二则,我若真是那多事之人,此刻,只怕你们两个早已经去了地府作客了,哪里有机会坐在这里,和本宫心平气和而对?”
闻言,风栗壳就愣住了。
他未曾料到,眼前这个极其美艳端庄的女子,竟然会有如此气魄。
一时间,他连之前那一点点不可告人的心思以及略微的怠慢,也收起来了。
沉默片刻,风栗壳才道:“既然九王妃早已知晓,为何不将此事揭露出来?”
旋即,他又解释道:“我的意思,你抓着这样一个把柄,究竟想图谋什么?”
闻言,谢宁就看着风栗壳,似笑非笑道:“风太医,你不要将人都想得太不堪。”
旋即,她轻哼道:“我并不是那等多管闲事之人,也不是那爱搬弄口舌,要挟他人的人。”
听此,风栗壳就很是惊讶地看向谢宁,认真盯着对方的表情,好似要分辨她言语中的真伪。
紧接着,他就疑惑道:“你就对如此大的事,一点也不上心?从未想过要用此事来谋划些什么?”
闻言,谢宁就笑了。
她道:“你觉得,以我现在的身份地位,还有什么得不到,需要从你一个太医身上,或是她一个宫妃身上算计的?”
见风栗壳怔愣,谢宁又道:“你不必怀疑本宫的话,我真是没那个闲心成天盯着无关紧要的人,图谋什么。”
顿了顿,她补充道:“不过,你们若是真不放心,我倒确实有一件事,需要风太医帮一帮。”
闻言,风栗壳果然来了精神。
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双方等量交换,才更加心安理得。
于是,风栗壳一脸认真地问道:“九王妃有何事需要在下效劳?不妨直说。”
“我的好姐妹,淑妃的胎儿,劳烦风太医也留心些,莫让有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伤害到她的孩子。”
闻言,风栗壳就道:“淑妃娘娘的胎,有何太医亲自看着,哪里还需要在下?”
话一出口,他却一下子抬起眼,去看谢宁的表情。
果然,谢宁直言道:“我要的,只是文妃的不从中作梗,如此便足够了。”
听得此,风栗壳舒了一口气,笑道:“此事,风某倒的确可以保证,也会劝说文妃娘娘,以自己的龙胎……以她的胎儿为重,少生那些旁的心思。”
闻言,谢宁道:“我也劝过她,可惜……既然你们执意走这一步,我也无话可说,不过……”
说着,她又道:“风太医最好祈祷她肚子里的,是女孩吧,否则,这等混淆皇家正统血脉,影响正统的事,终究是个祸患。”
见风栗壳神色有变,谢宁道:“我对这等血脉、正统的说法倒是无所谓,但是既然我能知道此事,难保再无其他人知晓,所以,你们好自为之吧!”
闻言,风栗壳就拱手道:“多谢九王妃告诫,在下记住了。”
旋即,他将手中玉牌放在桌上。
“此物,物归原主,咱们之间,恳请九王妃高抬贵手。”
听得此,谢宁正色道:“你放心,我谢宁说的话,还是作数的,你们的事,我不会多言一句。”
得到这一句话,风栗壳便不再迟疑,他再次拱手,而后急步离开。
与此同时,先德殿。
皇帝之所以匆忙宣裴旭进宫,只因为北疆传来了消息。
和抚远将军南宫武的亲笔书信一起来的,还有蛮夷的求和信。
看到裴旭进来,周瑞将手中的书信递给高齐庸,示意他给裴旭看。
接过书信,裴旭扫了几眼,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内容。
原来,蛮夷折损了大半精锐部队,使得他们的势力更加削弱,一时有些雪上加霜的境地。
为了渡过难关,蛮夷首领才向大周朝求和,想迎娶当朝长公主,以修两国只好。
对于此事,裴旭因为有了谢宁之前想支走周乐潼的倾向,此刻便也有心促成。
于是,他道:“不知陛下可有决断?”
旋即,他就提议道:“此事若真从大局说起来,倒也算得上好事。”
闻言,周瑞虽心中也有定论,却仍然问道:“是吗?爱卿不妨说来听听。”
“首先,那蛮夷之地虽然远不比我大周,但是好歹也是一方小国,若诚心求和,也不无可取之处。”
紧接着,裴旭又道:“再者,据说那首领也正值壮年,以他一国君主的身份,求娶长公主,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地位相当。”
听得此,周瑞点头。
“裴爱卿说得有理,朕也是从邦交大局考虑,觉得此事不错,有可行之处。”
旋即,他又迟疑道:“不过,太后就长公主一个女儿,她老人家年事已高,若是将长公主远嫁他国,怕是太后一时难以接受。”
闻言,裴旭便知道,皇帝自己已经偏向了答应和亲,只不过此刻需要一个充足的,可以说服自己和众人的理由。
于是,裴旭沉思一番,道:“此事也是为了国家大局为重,想来太后娘娘定然能够体谅陛下的难处。”
旋即,他又道:“再者,太后娘娘才德双鑫,想必是能以大局为重,放下儿女情长的。”
闻言,周瑞便不动声色地点头了。
一见得此,裴旭又道:“而且,陛下如此为国事劳心劳力,长公主身为您一母同胞,定然是十分愿意为陛下分忧的。”
听此,周瑞颔首,“嗯,长公主的确算得上深明大义之人。”
闻言,裴旭附和道:“的确,长公主身为陛下的同胞血亲,定然不会是那等自私自利,只顾念自己,不考虑陛下难处的其他皇亲国戚。”
这一番言语,给周乐潼戴高帽子的同时,直接提醒了周瑞,若是周乐潼不愿意和亲,就是自私自利,不为皇帝考虑。
此言,倒是戳中了周瑞的软肋。
近来,他被周绝尘闹出来的事烦得莫名火大,对那些不是一母所出的兄弟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提起此事,周瑞自然觉得,他的亲姐姐周乐潼,肯定不会像那几个贼心不死的家伙一样令人生厌的。
再者,周瑞心底也以为,一个守寡的女子,能有人求娶,对方还是一国君主,也就到了极限了。
此事若是放在周乐潼未嫁之前,都是极其好的姻缘了。
有了这一番思想,周瑞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过,他还是故作为难道:“朕终究有些不忍心皇姐远嫁。”
说着,周瑞叹息道:“罢了,此事先容朕考虑几日,待过了年节,朕慢慢告知太后,让她有个考量的过程,到时再作商议吧。”
闻言,裴旭也道:“陛下所虑甚是,您最是对太后娘娘一片孝心。”
听得此,周瑞笑着摆摆手。
“对了,待朕修书一封,讲明因由,你即刻派人给蛮夷送去,否则,倒显得咱们无故推诿,怠慢了。”
此言一出,裴旭便知晓,和亲一事,已经十有八九了。
于是,裴旭答应了,等着周瑞写书信。
默了片刻,他又迟疑道:“不过,此事如今尚没有盖棺定论,陛下是否要先行告知长公主?”
闻言,周瑞皱着眉头沉思片刻,说道:“长公主在五台山修行已经有了成效,如今正是紧要关头,这等俗事,就先不要惊扰她了。”
听得此,裴旭拱手领命。
突然,一道急促又慌乱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陛下,不好了,栖霞宫出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