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晋朝建立后,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晋宣帝司马懿以及靖侯陈群的羽翼下抬头,当时出名的世族有琅玡的太保王祥、荥阳的太傅郑冲、陈国的太尉何曾、临淮的车骑将军陈骞、颍川的侍中、司空荀顗、济北郡公荀勖、河东的征东将军卫瓘、河东的左光禄大夫裴秀、太原的扬烈将军王浑、泰山的中军将军羊祜、河内的奉车都尉山涛、京兆的当阳县侯杜预等。曹魏时期的清谈,到了晋朝的时候,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
朝政方面,晋朝在历史上首先建立了门下省,三省制度完善,并且在公元277年创建了国子学。由于诸臣在“平吴”与“立嗣”等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党派形成。以侍中任恺为首的太常张华、黄门侍郎庾纯、温颙、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中书令和峤等人为一派,与尚书令贾充为首的尚书令、卫将军杨珧、河南尹王恂、中书监华廙等人为一派相对立,在立嗣上诸臣争执更剧烈。当时太子司马衷昏庸无能,晋武帝司马炎之弟齐王司马攸比较仁孝慧敏。汝阴王司马骏、司空卫瓘、中书令和峤等人主张废了太子司马衷立齐王司马攸为太子,但遭武元皇后杨艳和侍中贾充、光禄大夫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晋武帝司马炎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齐王司马攸回其封国,不久后,齐王司马攸忧病而死。
军事方面,西晋立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分封诸王,于公元277年派遣诸王就国,其中一些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司马亮督豫州、楚王司马玮督荆州。统一后,为了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晋武帝司马炎裁撤州郡兵,解除天下武备。分封诸王与裁去州郡兵是避免权臣专政以及地方,显示天下太平。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篡权,建立晋朝,司马炎称帝后,生下一痴呆儿子司马衷,并封为太子。护军贾充为攀龙附凤,将二女儿贾南风送给傻太子做太子妃,贾南风的生母是贾充的后妻郭槐,生性妒悍。贾南风自小目染了母亲郭槐的妒悍凶残,其泼辣狠毒更甚于母。在这样父母的影响下,贾南风当太子妃时就曾手杀数人。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逝世,太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贾南风进封为皇后。自此,贾氏一族独揽朝野大权,滥杀无辜......
晋惠帝司马衷是有名的痴呆皇帝,成为她手中的傀儡。皇后贾南风野心勃勃,揽权手段阴险毒辣。用矛刺死皇妃潘云;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晋武帝司马炎的武悼皇后杨芷活活饿死,令杨氏一系惨遭灭族;其后的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亦惨遭屠杀……由于“娇后”皇后贾南风阴险狡诈,晋王朝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亦由此而起……
皇后贾南风生活荒淫无度,她先与太医程据私通,以后经常派人到民间寻找美男子,用大箱装入宫中供她□□,厌了就杀人灭口,陷害忠良,干预朝政,做下一系列不义之事。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外戚太傅、大都督杨骏托孤辅政,晋惠帝司马衷命汝南王司马亮镇守许昌。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干政。当时太傅、大都督杨骏执政,与皇后贾南风对立,太傅、大都督杨骏为了巩固自身的势力,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使宗室诸王与某些大臣不满。公元291年皇后贾南风借由楚王司马玮除去太傅、大都督杨骏及其势力,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与录尚书事卫瓘掌政。不久皇后贾南风利用楚王司马玮与汝南王司马亮不合除去汝南王司马亮和录尚书事卫瓘,再以伪诏杀害楚王司马玮,任命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张华、光禄大夫裴頠以及侍中贾模等人掌政。
至此皇后贾南风夺权成功。所幸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张华等人同心协力,尽忠职守,政局得以稳固。此时关中的羌氐叛变,公元294年匈奴的郝散叛变,不久平定。公元296年其弟郝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的马兰羌、卢水胡叛变。公元299年齐万年之乱平定。山阴县令江统和侍御史西河郭钦都曾建议将胡族强制迁离,他所著的《徙戎论》提出更完整的主张,晋朝施行了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代替过去的强制迁徙,但是没有对有野心的分裂贵族采取迁徙和防范措施。
由于太子司马遹并非皇后贾南风亲生,皇后贾南风意图废除。公元300年太子司马遹被皇后贾南风诬蔑谋反,被废。赵王司马伦采用孙秀的计谋,挑拨皇后贾南风杀掉太子司马遹。而后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以替太子司马遹报仇为由发兵除去皇后贾南风以及其党羽,赵王司马伦专政。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愤而起事,将皇后贾南风囚禁。皇后贾南风废为庶人后,被赵王司马伦矫诏派遣尚书刘泓以金屑酒赐死。
皇后贾南风虽死,但她引发的“八王之乱”方兴未艾。此后十余年,诸王互相残杀,爆发了数次大规模战争,直杀得中原凋蔽,生灵涂炭,皇室衰微;国内暴动不断;周边各族趁乱纷纷起兵建国,攻入中原。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晋惠帝司马衷退位为太上皇。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义讨伐赵王司马伦。五月除去赵王司马伦以及其党羽,晋惠帝司马衷复位,齐王司马冏专政。公元302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派军讨伐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联合宫廷将领于京城洛阳响应。齐王冏及其党羽被除,长沙王司马乂掌政,被外戚尚书右仆射羊玄之遥控。
公元303年成都王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司马颙率军攻打洛阳,讨伐尚书右仆射羊玄之等人,但被长沙王司马乂屡屡击败。公元304年初洛阳城缺粮,宫廷将领逼迫东海王司马越奏免长沙王司马乂,开城投降。长沙王司马乂被河间王司马颙的将领振武将军张方杀害,成都王司马颖逼迫晋惠帝司马衷立自己为皇太弟,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成都王司马颖胜利后,班师返回邺城,政治中心北移。而后宫廷将领陈轸集结各方兵力,挟持晋惠帝司马衷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最后失败,晋惠帝司马衷被俘,东海王司马越逃至其封国东海,河间王司马颙的将领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占领洛阳。
但是不久东海王司马越的亲弟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和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鲜卑、乌桓等势力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挟持晋惠帝司马衷逃至洛阳,拥有关中和洛阳的河间王司马颙与东海王司马越和解,最后成都王司马颖被废,河间王司马颙改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公元305年东东海王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向西进攻关中。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攻入长安。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败走,南阳王司马模占领长安。东海王司马越迎接晋惠帝司马衷返回洛阳,随后成都王司马颖被害死,晋惠帝司马衷病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天灾人祸,少数民族又受到当时的士族统治者的极端压迫,内迁诸民族趁机举兵纷纷寻求独立谋生,造成五胡乱华,永嘉乱后士族百姓纷纷开始南渡自保。其中“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十六国,分别是:1成汉、2前赵(汉赵)、3后赵、4前燕、5前秦、6前凉、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2南燕、13西凉、14北凉、15大夏、16北燕。后世由此统称16国诸多列国的那段混乱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乱华前的北方外族分布图,当时外族有匈奴、羯、鲜卑、氐、羌、卢水胡、乌桓、巴人以及高句丽人。八王之乱期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少数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陆续叛变,氐族的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李雄在益州逐渐势大,于公元304年称王,是为成都王,两年后称帝,是为成武帝,国号成汉,与散骑常侍、都督二州军事罗尚在巴郡对峙。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遭安北将军王浚和东燕王司马腾围攻,派遣匈奴领袖冠军将军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冠军将军刘渊趁机宣布独立,自立为汉王。公元308年汉王刘渊称帝,是为汉光文帝,国号前赵(汉赵),割据山西西南部。由于晋朝在中原解除武备,无力平定叛乱,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动摇了统治基础。晋朝在八王之乱后面临着一场覆亡危机。
汉光文帝刘渊为了要扩充版图,派遣自己的亲生儿子楚王刘聪攻打洛阳,多次被击败。平东大将军石勒和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州牧、都督缘海诸军事王弥掠夺关东各州,平东大将军石勒吞并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州牧、都督缘海诸军事王弥,脱离汉光文帝刘渊转战南下。公元310年汉光文帝刘渊去世,楚王刘聪杀害前赵废帝刘和自立为帝,是为汉昭武帝。同年,征东大将军石勒经过宛城、襄阳,掠夺江汉一带,隔年北返。当时关东又有蝗灾,洛阳缺粮,鲜卑的拓跋猗卢等人欲派兵防御洛阳,东海王司马越以无粮推辞,并率朝中重臣以及诸将东讨征东大将军石勒,晋怀帝司马炽被困于洛阳。
公元311年晋怀帝司马炽与东海王司马越的矛盾爆发,密诏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苟晞伐之,随后东海王司马越病逝,太尉王衍率军归葬封国。当他东行至苦县时,遭征东大将军石勒袭击,晋军精锐受屠尽亡,重臣降后被杀。此时洛阳空虚,被汉昭武帝刘聪、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王弥的兵马攻破,杀害官员百姓三万余人,掳走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公元313年晋怀帝司马炽被杀害,晋愍帝司马邺于长安继立帝位,汉昭武帝刘聪派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刘曜持续攻打。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