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晚上至卧室中,姜闻静坐于蒲团上。
他双目紧闭,神识入神海。
只是看向那神光闪烁的石碑,数行文字浮现。
【香火:七百二十五万】
【功德:一百四十二万】
【正神:太虚妙静无始...
晨光如金,洒在望月城残破的城墙上,碎瓦断梁之间,草芽悄然钻出,带着湿润泥土的气息,迎风轻颤。整座城池仿佛从一场漫长噩梦中苏醒,血污渐褪,哀声止息。唯有那株新生槐树伫立于废墟中央,枝叶扶疏,绿意盎然,宛如天地间唯一不灭的灯塔。
姜闻仍躺在藤叶编织的软榻上,呼吸微弱却平稳。紫韵盘坐于他身旁,十指结印,指尖泛起柔和青光,一缕缕生机自她掌心流入姜闻体内,修补着他断裂的经脉与受损的道基。她的神情专注而凝重,额角渗出细汗,显然此举极耗心神。
“你不必如此。”姜闻忽然睁开眼,声音沙哑,“我还能撑。”
紫韵没有停下动作,只是轻轻摇头:“你为我挡下三波煞流反噬,几乎魂散魄裂。若非‘破妄鉴’替你承受大半冲击,又借了血池逆转之势缓下一瞬,你早已……”她说不下去,指尖微颤,青光也跟着波动了一下。
姜闻想抬手抚她脸颊,却只动了动手指。他苦笑:“值得的。你不也说过,家人之间,无需计较生死?”
紫韵终于停下手,低头看着他,眼中水光潋滟:“可我不想再失去你一次。三百年前你救我脱离雷劫,四十九年前你护我在天火焚山中重生,如今我又让你陷入死地……姜闻,我不是不懂情,我只是怕??怕我的存在,终将成为你的劫。”
“那便共劫。”他轻声道,“修道之人,何惧劫难?只要心中有光,便是万丈深渊,也可踏出一条路来。”
紫韵怔住,良久,终于展颜一笑,那笑容如春水初融,映着朝阳,美得惊心动魄。
就在此时,林清瑶缓步走近,脚步虚浮,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她手中捧着一块残破玉片,正是那枚曾爆发出冲天青光的信物,如今已碎成三段,灵性几近枯竭。
“师尊……”她跪坐在地,声音颤抖,“我……做到了。”
紫韵起身将她扶起,柔声道:“你做得很好。若无你那一击引动共鸣,陆前辈与西地那位蒙面女子也无法精准同步摧毁枢纽。此役之胜,你居首功。”
林清瑶摇头:“我只是个凡人,若非师姐残魂庇佑,早被妖气侵蚀心智。这一生,能为你们做一件事,便已足矣。”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重脚步声。陆玄风走了进来,肩头带伤,黑袍染血,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望着紫韵,拱手道:“木灵归位,血阵覆灭,望月城的邪祟根源已除。但余孽未尽,城外七十二寨仍有妖兵集结,恐会反扑。”
紫韵点头:“我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
“那你打算如何?”陆玄风沉声问,“此地戾气虽退,可人心已腐。百姓多年受妖族压迫,恐惧深入骨髓;而那些依附妖族求存的小门小派,更是根深蒂固。你若离去,不出三月,必有人重建血祭,另立新主。”
姜闻闭目思索片刻,缓缓道:“那就??不走。”
三人皆是一怔。
“你说什么?”紫韵看向他。
姜闻努力撑起身子,靠在藤叶边缘,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只毁一座阵,杀几个妖王就算结束。真正的祸源不在妖,而在人心之贪、在世道之乱。这望月城,曾是人间乐土,如今沦为魔窟,不是一日之变。若无人镇守,清净难久。”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观中尚有《太清静明诀》全卷、镇观八宝、传法铜钟、洗心莲池……皆可移至此地。从此,这里不再是望月城,而是??新观址。”
“你要在此立观?”林清瑶震惊。
“正是。”姜闻望向紫韵,“你愿不愿与我一同,重开道场,教化一方?让此地百姓不再畏妖如虎,也不再屈膝求活,而是知礼守义,修心养性?”
紫韵静静地看着他,许久,唇角扬起一抹温柔笑意:“你说过,我们是家人。家人所居之处,便是家。”
她转身面向废墟,双手缓缓抬起,口中轻吟古咒。刹那间,巨槐根系震动,无数细藤破土而出,缠绕残垣断壁,牵引断裂梁柱自动归位。青光流转间,一座简朴却庄严的殿宇轮廓逐渐显现??飞檐翘角,雕木为梁,门前两株幼槐并立,象征生生不息。
“这是我以本源之力催生的‘归真殿’。”紫韵低语,“以槐为基,以道为魂,不饰繁华,唯求本心。它不是宫殿,也不是庙宇,而是一处真正属于修行者的净土。”
陆玄风看着眼前景象,不禁感叹:“昔日你二人不过是一人一道观,一草一世界,如今竟能凭意念筑殿,点化废墟为灵地……果然,大道可期。”
姜闻笑了笑:“还差得远。但这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正说话间,忽听得城南方向传来喧哗之声。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踉跄奔来,满脸惊惶:“仙……仙长!外面……外面来了好多百姓!他们听说妖王死了,血池干了,都从藏身的地窖里出来了!可……可有些人不信,说这是更大的骗局,要烧了这地方祭天赎罪!还有些人抢粮夺屋,已经打起来了!”
众人神色一凛。
林清瑶急道:“他们怕是疯了!明明得救,反倒自相残杀?”
“不奇怪。”姜闻沉声,“长期奴役之下,人心早已扭曲。恐惧让他们跪拜恶魔,自由反而令他们无所适从。此刻最危险的,不是残存妖兵,而是这群失序之人。”
紫韵眸光微闪:“那就让他们亲眼看见希望。”
她身形一闪,已立于新建大殿屋顶,手中掐诀,一道清辉自心口射出,化作万千光点飘散空中。那些光点落入城中各处,触碰到人的皮肤,便如春风拂面,躁动者渐渐平静,暴戾者放下刀棍,哭泣者止住悲声。
紧接着,她开口诵经,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天地有常,不失其序;
人心有光,不灭其明。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一念向善,即见真灵。”
随着她的话语,地面裂缝中竟冒出嫩草,枯井涌出清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檀香。百姓们纷纷跪下,泪流满面,有人喃喃:“神仙……真的回来了……”
姜闻站在殿前台阶上,望着这一幕,轻叹道:“你用了‘净心梵音’与‘生春术’,损耗不小。”
“值得。”紫韵落下,站到他身边,“他们需要相信,这个世界还能好起来。”
接下来七日,新道场昼夜不息运转。林清瑶协助登记户籍、分发粮食;陆玄风率少数可信之人巡逻维稳,驱逐残余妖类;姜闻则开设讲坛,每日午时登台说法,讲述《太清静明诀》中的“守心”之道,不强求人人修仙,只劝人明是非、知廉耻、行正道。
渐渐地,秩序恢复。废弃的学堂重新响起读书声,荒芜的田地开始翻耕播种。更有不少青年主动前来请求入门修行,愿为护民之士。
第八日清晨,一名蒙面女子悄然来到殿前,摘下面纱,露出一张冷艳面容??正是当日斩碎西地血晶之人。
“你是谁?”林清瑶警惕问道。
女子抱拳:“我名白芷,原为西岭剑派弟子。十年前门派遭血祭牵连,满门尽灭,我侥幸逃生,隐姓埋名潜伏妖族之中,只为寻机复仇。此次行动,我受紫韵前辈托梦指引,方知真相所在。”
她转向紫韵与姜闻,深深一拜:“多谢二位成全大义。今日仇已报,我愿留下,执剑护观,终身不渝。”
姜闻扶起她:“不必言谢。你心中有恨,却未堕魔道,已是难得。从今往后,你便是我观‘护法执事’,统御外卫,守我道场安宁。”
白芷重重点头,眼中闪过坚毅光芒。
数月后,望月城彻底蜕变。昔日阴霾散尽,街道整洁,市集繁荣,孩童嬉戏于槐荫之下,老人晒太阳谈古论今。那座由紫韵亲手缔造的“归真殿”已成为城中心地标,香火不断,却不供神佛,只设一面“明心镜”,凡入观者必先照镜自省:我今日是否言行如一?是否欺心负人?
而姜闻与紫韵并未因此松懈。他们在地下血池原址建起一座“轮回塔”,用以封印尚未完全净化的怨魂,并定期施法超度。同时派出弟子前往周边郡县,传播正道理念,阻止类似血祭再度发生。
一年后的春夜,月色如银。
姜闻独坐观前石阶,仰望星空。紫韵悄然走来,肩披薄纱,发间簪一朵新开的槐花。
“在想什么?”她轻问。
“在想未来。”他说,“你说,我们能做到吗?真正让这片土地远离杀戮与愚昧。”
紫韵在他身旁坐下,握住他的手:“也许不能改变所有人,但只要有人因我们而抬头看天,愿意相信善良与光明,就够了。就像当年你救下清瑶,她今日才能挺身而出;就像你从未放弃寻找我,我才得以涅?归来。”
她靠在他肩上,低声道:“道不可见,因其无形;道不可闻,因其无声。但它存在于每一次选择之中??是行恶还是行善,是逃避还是担当。我们所做的,不过是点亮一盏灯,告诉世人:黑暗并非永恒。”
姜闻笑了,握紧她的手:“那我们就一直亮着。”
远处,钟楼敲响子时三刻的钟声,悠扬绵长,回荡全城。
归真殿前,明心镜泛起淡淡光晕,映出两个并肩而坐的身影,久久不动。
春风拂过,满城槐花簌簌飘落,如雪纷飞,似在为一段新生的传说,静静加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