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科幻末日 寒门枭臣

第七十一章 告示

寒门枭臣 楚狂奴 4945 2025-10-10 12:58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工地上的午饭时间很快就到了。

  杨墨不动声色的坐在马车里,让龟奴顺着北城附近的几条街转了一圈。

  不转不知道,一转吓一跳!

  透过车帘的缝隙,所见令他触目惊心!

  北城的大街小巷里,不知道从哪里涌出来这么多破衣烂衫的难民。

  他们沿街蹲在墙根底下。

  手里捧着造型各异的碗盘,正在干饭。

  仔细一看,杨墨竟然发现,他们碗里装着的有点像工地上的伙食。

  各村的民夫们穿行其间,怀里揣着大大小小的器皿,五花八门。

  有小陶罐,有葫芦瓢,有竹桶,甚至有脸盆。

  这些民夫中,他竟然还看到几张熟面孔,俨然是老山村人。

  老山村虽然有杨墨新开的香皂作坊,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去干活。

  杨墨现在还不敢确定香皂到底能不能畅销,所以并不敢生产太多。

  只是让高媛媛在村子里雇佣了十几个妇人,小批量试产。

  所以还是有很多闲在家里的老人小孩儿,遇到这样的灾年,也不能总是麻烦杨家。

  听说有公家饭吃,不吃白不吃,他们当然也愿意来城里就食。

  更有甚者,杨墨居然在人群里,看到了南阳难民的身影。

  这些人的装扮跟江汉一带的百姓大不相同。

  他们喜欢在腰间扎根绳子。

  头上为了遮避风尘,喜欢用一整块布包起来,很好辩认。

  此刻,这些难民俨然在从民夫们手里买吃的。

  只见他们从层层破包袱里掏出大钱,交到民夫们手里。

  又从民夫们手里的各色器皿中倒出饭食,狼吞虎咽。

  这些民夫居然想到这种生财之道,吃公攒私,倒卖工地上的饭食。

  亏他们想得出来。

  并不是所有民夫都有家眷。

  有些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们看见别人都偷带饭食出来,给自己家人吃,就觉得自己亏得慌。

  又有这么多难民在外面挨饿。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条生财之道!

  如今县城粮价已经上了天,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只有工地上的民夫们手里有饭。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北城一带就热闹了起来。

  不到饭点,这些人都分散在各处,一点也不引人注目。

  一到工地上开饭的时间,他们就蜂涌而至。

  这也是为什么杨墨早上来时,什么也没瞧见的原因。

  杨墨看在眼里,心里的火气顿时就消了大半。

  还好顾菲菲早有预见。

  杨墨听取了她的建议,在收到第二笔工程款后,又让人去府城购进了大批量的粮食。

  彼时粮价虽有小涨,却比现在不知道要便宜多少。

  所以工地上的存粮还是充足的。

  只是要填饱五倍于民夫们的嘴巴,却也难以办到。

  看来还得另想办法。

  “回吧!”

  杨墨放下车帘,轻叹了一声。

  马车加快车速,一路朝宣乐坊奔去。

  车子刚到宣乐坊,在得月楼前停下。

  杨墨就想到了主意,立刻匆匆骑上马,去了工地囤积粮食的地方。

  到了地方他才发现,这里多了一队庞县尉手下的羽弓手。

  一问才知道,是庞县尉派他们来看守粮仓的。

  看来庞县尉天天在外面转悠,比他更了解城里的状况。

  他最近忙着研究几样新东西,倒是疏于对工地的照管了。

  杨墨飞身下马,进了粮仓。

  这里是杨墨委托周师爷找的一个帐房先生在管理。

  姓钱,干了一辈子粮铺掌柜。

  老迈的钱掌柜见杨墨前来查帐,赶紧起身相迎。

  杨墨开门见山的说道:“钱掌柜,如果把仓房里的粮食大半换成米糠和麦麸,你能不能办到?”

  “小先生换这些东西作甚?如今粮价高企,有钱都没处买去。米糠和麦麸倒是还有卖,价格却也不便宜。”

  钱掌柜一脸疑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杨墨喜道:“粮食换糠麸,比平时行情如何?”

  “比平时还能多换一点。”

  杨墨暗暗欣喜,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这年月,能买得起粮食的都是有钱人,所以粮价越高越有人买。

  相反,米糠和麦麸虽然也涨价,却涨不起来。

  有钱人不吃它,没钱人涨高了连它们都买不起。

  买不起就会滞销,所以这两样东西市场上还是很充足的。

  杨墨当机立断,马上对钱掌柜说道:“钱掌柜,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把粮仓里三分之二的粮食全都换成米糠和麦麸,能办到吗?”

  “这倒是不难,这……小先生确定……”

  钱掌柜一脸苦相,像是头一回认识杨墨。

  “确定!”杨墨斩钉截铁的说道。

  眼下这种情况,活命才是第一要务。

  照现在这种吃法,很快工地上就要断粮。

  到时不仅工期要延误,城内更有可能陷入混乱。

  没了吃的,难们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好吧,老朽尽力而为!”

  钱掌柜取过帐薄,立刻就眯起眼睛,开始盘算怎么出这批粮食。

  现在粮食可是好东西,不愁出不去。

  卖了粮食再买糠麸就是了。

  没过两天,大批的粮食就涌入了附近几个州县的粮铺。

  导致粮食的零售价格一时都有所回落。

  一船一船的米糠和麦麸,却开始悄悄的涌入南嶂城。

  杨墨见时机已到。

  这天早上,忽然命人在北城张贴出一溜告示。

  前来上工的民夫们一眼就瞧得见。

  都围在告示附近,等着识字的人解答。

  肖家村村长肖正雄少时读过几年私塾,颇识得些文字。

  站在人堆里高声念道:

  “即日起,工程队大量扩招,正在服徭的民夫们的家眷优先录取。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劳动者,皆可报名。”

  听到这里,民夫们中间嗡得一声炸开了锅。

  “先生晓道了,先生晓道咱们的难处了。”

  “咱们愧对先生呀!没想到先生还惦记着咱们的一家老小。”

  “是啊,前两天我听老山村人说,先生已经知道了咱们的事。”

  “我还以为先生会斥责咱们,没想到他不仅没怪罪咱们,还为咱们大开方便之门。”

  “先生啊,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民夫们都红了眼睛,自责不已。

  一群人鬼哭狼嚎。

  人堆里,有人不耐烦的喊道:“先别急啊!听老肖把告示读完,上面还有字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