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重返激情年代

第45章 大雪无痕

重返激情年代 白鹤梁 5334 2025-10-08 23:57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会儿的人,如果没有户籍、没有粮食关系的话,简直寸步难行。

  但再怎么严丝合缝的空间,依然会有间隙。

  就像后世,人们都被密集的摄像头以及留有后门的社交软件控制的死死的。

  你说什么做什么,甚至想什么,都尽在掌握之中。

  但依然有人翻墙而出。

  这会儿也有漏网之鱼。

  一个是边疆地区。

  比如白山黑水之间,躲在深山老林的林场当一个伐木工。

  再比如在昭乌达盟、西域那样的戈壁草原当一个牧羊人。

  或者在西南边陲,向邻国输出主义。

  还有一种就是大隐隐于市。

  比如像童建国昨天碰到的那个小偷。

  他们很多都是黑人,躲在城市阴暗角落里,靠盗窃为生。

  比如像白保山那种,本来有户籍、粮食关系,后来失去了。

  重新回到城市中,有关方面又频频刁难不给解决,最后成了黑人了,于是铤而走险。

  不论以哪一种方式生存,对童建义来说都不是好事。

  “小义到底去了哪里?”

  “唉……”

  “哥,你说小义真的会学坏吗?”

  “不会的,”尽管心里没谱,童建国还是斩钉截铁地说,“小义那么聪明,本质也善良,她是不会学坏的。”

  “下雪了!”

  “我们快点回去吧,一会儿该上车了。”

  天空中飘下雪花,一阵紧似一阵,渐渐就变成鹅毛大雪了。

  雪花纷飞中,在一所小学门口,小学生们纷纷欢快地冲出来。

  有人疯闹着,有人摔倒在地,有人打着雪仗。

  在这个上下学不需要家长接送的年代里,孩子们自有自己的快乐。

  “耿俊锋!那个女的又来找你了!”

  说着,他身旁的小伙伴纷纷跑掉了。

  对面,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双手插在兜里站在雪地里,都快变成一个雪人了。

  耿俊锋稍一驻足,她便快步走过来。

  在耿俊锋面前蹲下来。

  “我妈说不能吃别人给的东西……”

  话音刚落,高挑女子便将手从兜里拿出来。

  她的掌心里放着一把茴香豆。

  耿俊锋不由自主就伸出手来。

  高挑女子在他手心里放了一部分茴香豆,又将另一部分塞到他的口袋里。

  耿俊锋拿起一个茴香豆咬了口。

  “香不香?”

  “香!”

  高挑女子捏一捏耿俊锋的脸蛋儿。

  “我先走了啊!”

  耿俊锋吃着茴香豆跑了。

  高挑女子看着他远去,目光警惕地四下张望几眼,转身往另一边走去了。

  随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她身后的脚印也被大雪完全掩盖了。

  “小心点!小心点!”

  牛金花跟几个小孩儿抬着麻袋,还不时像小大人一样,叮嘱大家。

  童建国和老牛各扛着一个麻袋,回头看看小孩儿们,都忍不住笑。

  到了门口,一个邻居打招呼:“老牛!要不要我帮你搭把手。”

  “不用了,没多重。”

  进了屋,麻袋在炕上摞的整整齐齐。

  孩子们也抬着麻袋进来,老牛挥挥手:“玩去吧。”

  孩子们便一哄而散了。

  老牛满脸欣喜地在炕沿前坐下,举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两口,又朝童建国举一举:“要不要来两口?”

  “不了。”

  “嗯,”老牛拍着身旁的麻袋,“这下又可以卖好长时间了。”110电子书.110.

  “周边的街坊没问你麻袋里装的是啥?”

  “问了啊。”

  “你怎么说的?”

  “我说不知道!朋友在这存放的,没问。哈哈!”

  “没事,你可以告诉他们是包包。不然,他们还会没完没了地好奇。”

  “也是,咱农村大老粗对这些花里花哨的东西不感兴趣。”

  正月初十送过来的3000块钱的货不到20天就卖完了。

  又等了一个星期后,总算来了5000块钱的货。

  不过,这一次童建国感觉售卖周期会渐渐变长了。

  因为那3000块钱的货到最后一个星期时就明显卖的慢了。

  尤其大勇他们重机厂最明显。

  重机厂虽然是万人大厂,但女的偏少,年轻女子就更少了。

  年前薅了一波韭菜,年后又薅了一波,眼看着就越来越少了。

  而且,大勇身为工会干部,不得不佛性一些,除非对方主动来找,否则他是绝对不会动员对方的。

  相比之下,建波干的积极主动。

  她们厂虽然只有5000号员工,但绝大多数是女性,年轻女性尤其多。

  不过,到了眼下这会儿也开始有点往回使劲儿了。

  “哥,过几天我想到国棉那边看看,他们厂子比我们厂子人多。”

  “国棉还是算了吧,咱妈在那里上班……”

  国棉比红棉规模还大,但童建国眼下还不想吓着老妈。

  “那就前进棉织厂,正好我有几个同学在那里。”

  “也行,你试试看,不过千万别勉强。”

  “放心吧。”

  相比之下,老牛干的更酣畅。

  因为他的客户群更加广泛。

  赶马车出去给村里办事时,他就顺便推销包包,走到哪推销到哪。

  平时不给村里赶车,他就骑着自行车挨个厂子推销。

  有时手套换包,有时直接收钱。

  他的大女儿牛金花也是个小人精,没事也时不时给他搭手。

  他一个人的销售额都完全超过童建波和大勇了。

  “哥,咱什么时候开公司啊?”

  “暂时不行吧。”

  “啊?你不是说以后私人可以开公司吗?”

  “还得几年……”

  “唉,到时候就老了。”

  “怎么会呢,别急。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其实,童建国比谁都急。

  靠熟人卖包包这跟后世的微商有啥区别。

  这买卖也忒憋屈了。

  不过,希望也越来越近了。

  春节之后,政策越来越宽松了。

  童建国他们那些找不到工作的老三届已经有好几个干个体了。

  有当裁缝的,有理发的,还有推着小车卖小玩意儿的。

  他们这是实在找不到工作的。

  但凡能找到工作,哪怕到工厂当学徒工,每个月挣二十来块钱,他们都不愿干个体。

  干个体貌似挺自由,挣得也比上班略多些。

  可并不轻松,甚至比在工厂上班更累些。

  工厂上班还能时不时磨洋工。

  这个体户怎么磨洋工啊?少干一天就少挣一天钱。

  而且,整天风吹日晒的,忒不体面。

  他们是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干个体。

  童建国是找的到工作也懒得干。

  推掉陈红老妈介绍的售货员的工作以后。

  等天稍微暖和点了,又有一份工作送上门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