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汉宫番外之基于正史的魔改
这日王娡拜别父母,抛下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就入了太子宫中。
王娡母亲臧儿家中原本受过封,到这一辈儿已经没落。臧儿嫁给王家,生下王娡和王儿姁。后来死了男人,又改嫁给田家。
王娡长大后就由臧儿做主,嫁给了邻村的庄稼汉金王孙。没过几年就生下了女儿,取名金俗。
若无意外,王娡一辈子就是个农妇的命。
偏偏这日王娡和臧儿母女两个去集市上买卖东西,遇上个相士。
相士一见王娡,大惊失色:“此女贵人之相!”
母女俩连忙拉住相士让他细细说来。原来相士一见王娡就知道她命里尊贵,以后会生下天子。
虽然此时王娡已经为人妇人母,臧儿却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王娡也表示可以一试。
母女两个商定之后,臧儿回头便叫了自己的儿子们将女儿从金家接回去。
金王孙当然不同意,可不同意也没有用。
王娡到底是离开了。
这年的秋天,王娡就进了太子宫。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王娡一进宫就受到宠爱,接连生下孩子。她趁着机会向刘启夸耀自己胞妹王儿姁的美貌,刘启听得动心,遂将王氏接进宫。
大小王夫人从此承包后宫生育任务。
时年馆陶公主被栗夫人拒了结亲,转头找上胶东王之母王娡。
王娡满口答应,并教刘彻对着馆陶公主做出喜爱堂邑翁主的样子。
刘彻照办。
刘启的身子越发沉重了。
王娡又联合馆陶公主,在皇帝耳边说栗夫人坏话,在栗夫人面前说皇帝已经失去了对她的喜爱,夫人地位堪忧等等。
王娡以为,以栗夫人的性格必定受挑拨。
如此过了几个月,刘启逐渐不再召栗夫人随侍。
王娡心下暗喜,以为计策初显成效。
这日刘启醒来想起少年时光,难得召了栗夫人前来说话。
一番回忆往事后,刘启心下越发柔软,遂起托孤之意,言语试探道:
“若我去了,你可一定要替我照看好这些孩子和妃嫔们啊。”
这话里的意思不可谓不清晰。
除了先帝发妻,天子之母,又有谁有资格照看皇子和太妃们?
栗夫人一愣,当即怒上心头:“好好的说什么丧气话?天子自有祖宗护佑,等你好全了自给他们安排好去处,哪里要我操什么心!”
说着说着,竟是哭了起来。
原来栗夫人日前白日生梦,梦见皇帝这样问她。梦里她憋着一股怨气将宫中妃嫔挨个奚落一遍,而后皇帝便疏远了她。
此时忽然想到,背后起了一身冷汗,赶忙换了说法。
命运的齿轮搭错一点,便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刘启心中甚是安慰,当即笑道:“你有这样的赤诚之心,我日后也不用担心什么啦。”
转头就召太子入宫,讲明朝中重臣之任留。
忽然又一日,刘启强撑病体上朝,原来是宣召诸皇子分封去处,要求诸王月内出京。
众臣心下清楚,皇帝要诸王速速离京便是在为太子顺利登基铺路,也免得日后有人攻讦太子不友爱兄弟。
馆陶大惊失色,急忙入宫打探情况。
王氏姐妹更是哭哭啼啼,眼看就要成功了,没成想只是泡影。
然而大局已定,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馆陶带着陈娇跑到窦太后面前哭泣,说不忍和阿娇母女分开。窦太后惊奇,馆陶便说阿娇与刘彻有婚约在身,两人感情甚笃不好分开,她也不忍心爱女远走,于是哭泣。
窦太后一听便明白了,当即冷笑一声:“女子改嫁也只是寻常,你若嫌远,给阿娇换个夫婿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馆陶心知惹了母亲生气,从此闭口不提此事。
一月之期已到,馆陶见事到如今已经无法回寰,当机立断与刘彻退了婚约。
王娡虽心有不甘,到底也只能接受。
刘启见自己姐姐这一番动作,如何看不明白她的算盘?只是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被蒙蔽。
是年皇帝驾崩,太子刘荣即位,尊生母栗夫人为太后,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馆陶公主加封大长公主。
这年堂邑翁主及茾,大长公主于府中设宴,邀刘荣前往。
公主府中常年豢养美貌姬人,刘荣欣然前往。
大长公主卯足了劲儿讨好自己的侄子,早早就命家仆在各地搜罗各色美人运送进京。
酒宴一开场,就是美人献舞。
刘荣兴致缺缺。
大长公主察言观色,心知没有勾起他的兴趣。
银牙暗咬,两手轻拍停了舞乐。
大长公主端酒一杯,遥敬刘荣:“荣儿如今身份不同,姑母这里的舞姬想来是入不得你的眼了。”
这话里倒是有些怨气。
刘荣向来只喜欢与儒生来往,不耐烦她这般做派:“朕与先帝爱好不同罢了。”
大长公主一噎,随即气得手抖。
好一个爱好不同!
到底是形势不同。兄弟当皇帝和侄子当皇帝,到底差一层。
大长公主憋着一股气陪笑叫上下一个舞乐。
刘荣看得眼晕,想起上次与董仲舒两人谈到的儒法,心痒难耐,当即甩袖就要走人。
大长公主一看不好,立刻命人唤来本想晚会儿献给刘荣的歌姬卫氏。
这下什么虚的也不玩了,眼看皇帝都不想在这儿待。
刘荣看了一眼脚边跪着的卫氏,瞧不清面目只是乖顺的样子,心里忽地起了一点怜悯。
“如此。”
他目光垂向卫氏,“便带上吧。”
卫氏应诺。
夕阳箫鼓,汉宫秋月。
那便是另一个故事了。#####接下来还有几个小的番外应该......
求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