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凤冠天下之神之领域

第121章 闲

凤冠天下之神之领域 任妜 5780 2025-10-08 22:29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2020年的开篇,让大家难以忘怀。

  我们内心似乎空虚了许多,甚至还有一些不踏实,仿佛那个忙碌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别让习惯的忙碌成为一种精神安慰。

  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

  “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人生难得片刻闲,求利不如求闲。

  今天,有书君将带大家一起走进《庄子》。

  去体悟这位至圣如何踏过更迭千年的山水教会我们:

  闲时安养、身心俱畅。

  闲时养心

  《庄子》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人活一世,心中多悲苦,自然身心倦怠,年岁难久。

  正如《养生要集》中张湛所说:

  “多思则神怠,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

  这次突如其来的****,仿佛为生活踩下了一脚急刹车。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顺其自然,反而身清体明,洒脱自在。

  元朝名画家倪瓒,喜画林坡墨竹,一生寄情山水。

  但随着年事渐高,身体愈弱,倪瓒已经无力外出赏花弄水。

  即便如此,倪瓒却并未被困住。

  他挑出自己最爱的几幅山水画,沿家中四壁细细贴好,然后卧而赏之。

  这样一来,即便足不出户,山中流水潺潺,林里墨竹挺拔,照样收于眼中。

  他甚至还写诗道:

  “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心中自在欢喜,可见一斑。

  被迫变闲是困局,自得其乐是开局。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要简单的做人,养一颗平常心。

  不慌乱于现在,不茫然于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

  闲时养身

  《庄子》中说:“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养身之法,在于忘却世事,唯有不为外物所累,才能专注自身。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如今已经84岁高龄。

  可他说起话来仍然中气十足。

  而这正得益于他闲暇时的自我锻炼。

  平时的他工作比较忙碌,但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会暂时放下工作,锻炼40-50分钟,包括力量训练,球类,太极等。

  他说:

  “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

  把一个好身体奉献给国家,这是一份国士的担当。

  东晋时期,有位名将,名叫陶侃。

  当时他有段时间,每日在家闲着,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

  他给自己设计了一套有趣的训练方法:

  每天早上坚持把一百块砖头从屋里搬到屋外,到了晚上,再把砖头搬回屋里。

  邻居们看他天天这样做,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陶侃说:

  “我现在虽然赋闲在家,但心里总想着为国家效力。

  如果闲散惯了,将来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

  所以,我每天借这个活动活动筋骨。”

  后来,东晋王朝发生了好几次内乱。

  许多有才干的大臣都离开了人世。

  这时,皇帝想起了陶侃,便把他调了回来,官拜任征西大将军。

  而这时的陶侃已经年过花甲之年。

  但他仍然能驰骋疆场,平定了一场又一场叛乱,最后成为一代名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精神紧张已经成为当下一种十分流行的“文明病”,过劳也是屡见不鲜。

  我们不妨在疫情赋闲期间好好地给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一个假。

  养精蓄锐,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出发。

  闲时养性

  《庄子》有言:“天下有常然。”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本性,我们人也不例外。

  正如陶渊明曾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急性子,忙忙碌碌,很难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时刻。

  孰不知忙者,心亡也。

  一个人总是在忙,他就会丧失性灵,逐渐丧失自我。

  埋头于工作中,忙忙碌碌,焦头烂额,不是生活之道;学会以逸待劳,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真谛。

  明代诗人高濂说:“余嗜闲。”

  高濂原本任鸿胪寺官,但他志向却并不在此。

  他平时经常挤出时间,也要来研究自己喜爱的乐曲。

  闲时较多的时候,他还会筹办宴席,在众人面前按拍高歌,好不欢乐。

  面对邻里,他更是丝毫没有高官的架子,老是拉着人家讲宋江的故事。

  对高濂来讲,庙堂太高,俗事太多,他不舒心。

  只有闲下来做自己的时候,他才真正回归自己的本性。

  梁实秋曾说: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借着这闲暇暂时告别现实的利益世界,重新恢复自己的性灵,找回自我。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行走于世,要说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确实很难。

  但找一些闲时,做一回自己,却很容易。

  闲时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松一松自己的急性子,找回自己真实的本性。

  闲时是你本性的桃花源,也是你生活中的避风港。

  请珍惜这难得的风平浪静的闲暇吧!

  闲时养情

  《庄子》有言:“性之动,谓之为。”

  闲时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闲时是上天馈赠给我们的恬静礼物,可以让我们学会修身养性,让我们学会宠辱不惊。

  安静地做自己,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说:“养生在于‘安’、‘和’二字。”

  “安”是淡然,“和”便是从容。

  只要淡定从容,于世事烦扰中自得安乐,也不是不可为之事。

  郑板桥辞官之后,回到扬州,正式开始了他的卖画营生。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的字画也随着他的身价水涨船高,慕名来求者数不胜数。

  可这些人中不乏那些根本不懂字画,只知道装模作样附庸风雅的暴发户。

  郑板桥厌恶极了这些人,每次都不予理会。

  他作画只看心情,心情好了立马动笔,有时候心情不好了,便只会滔滔不绝地骂人。

  这样的怪脾气让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但郑板桥不以为意,反而乐在其中。

  在一次给友人的画作中,他坦言题字道: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

  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

  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

  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生而为人,都有些许不为外人理解的事。

  但并非人人都是郑板桥,更多的人,自出生那一日起,总是要做一些违背本意之举。

  无奈的选择,无奈的低头……数不清的无奈之后,就连我们自己,也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性情。

  罗素曾说:

  “一个人一生中没有闲暇,就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我们何不妨于闲时给自己来一首曲子,在一唱一和中破闷解忧,滋养性情。

  以闲养情,便是我们对曾经无奈的自己最好的报答。

  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自古人生何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

  于闲时,自得其乐,养一颗平常心;养精蓄锐,炼一个好身体;

  冲云破雾,寻一份真本性;淡定从容,修一种真性情。

  岂不是快意人生?

  闲暇难得,莫负时光。

  与君共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