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被三个老太医轮番诊治过之后,南晴公主终于安静了下来。
加速行驶的车架也终于在正午的时候来到了京城大门面前,元国的迎接队伍也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为首的礼部尚书在南云下马之后来到了他的面前,“欢迎南郡使臣来到元国,驿站那边已经收拾妥当,还请各位稍作休息。”
南云则是开口和礼部尚书彼此又说了几句,便准备带着南郡的队伍进入京城。
但是这时,坐在马车内的南晴公主却开口了。
她用让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本公主是正一品公主,你一个礼部尚书不过区区正三品,元国皇帝让你来迎接本公主,可是元国无人?”
南云也没有想到安静了一路的南晴公主会在这里闹出事情来,这可不是南郡!
就在他焦急的思考着对策的时候,一直对他们温和以待的礼部尚书开口了,“但是现在这里是元国。”
说着,礼部尚书向右走了一步,好让南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身后森严的士兵。
南云看到了那些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和他身后这些从混日子的侍卫中选出来的护卫队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虽说南郡皇帝宠爱南晴公主,但是他也不会把自己训练有素的士兵放进护卫队里,让南晴公主把他们带去元国,谁知道进了元国之后会发生什么?
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危险,折损了一个士兵,那比送出十个南晴公主还让他心疼。
所以南云在看到元国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出这么多训练有素的士兵的时候,就推翻了他曾经对元国国力的猜测。
他原以为,在多年交战之后得不到修养,甚至陷入了内斗的元国会国力空虚,但是没想到,元国的国力竟然好像没有减弱。
在看到礼部尚书愈发不善的神色,南云便开口说道,“公主初来元国还有些不适应,她对元国的规矩还不甚了解,这才闹出了这等笑话,让康大人见笑了。”
康安民,也就是礼部尚书,在听到了南云的这番话后才又笑了起来,“哪里那里,元国不比南郡,我们地大物博,规矩自然也多,公主一时之间不清楚也情有可原。”
南云还未来得及因为康安民对南郡的暗讽做出反应,就听到康安民继续说道,“但是公主以后嫁进天家,这就要时时刻刻守规矩,若还是这样,那恐怕会因为规矩不同而损了两国的交情啊。”
“那是自然,公主既然嫁进元国,自然就会入乡随俗。”南云应和道。
康安民也没再说些什么,毕竟现在两国还是友国,所以他就带着南云一行人向驿站走去。
到了驿站之后,康安民便带着其他人离开了,整座驿站里只有南郡的人和驿站的侍女。
南晴公主也终于下了马车,她看着面前的驿站,忍不住挑剔道,“这都是什么啊,本公主宫殿里下人住的房间都比这里好。”
“公主慎言。”南云冷冷的说道。
南晴听到了南云话里的冷意,只好不情不愿的闭上了嘴。
说实话,这所驿站无论是摆件还是装饰风格,都是按照南郡那边贵族的居所来做的,可以说,元国在这方面是尽心尽力。
但是南晴本就不愿远离家乡,嫁给元琛,而且刚才才门口还被人驳了气焰,这才看什么都不满意。
但是她这番话,已经十分的招人厌烦。
南云已经看到旁边侍奉的宫人们因为南晴的话而露出了一些转瞬即逝的不满。
看到这,南云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本来是希由同为公主的南雅来和亲,虽然南雅出身不高,而且并没有南晴受宠,但是身为一个生母早逝,母家势力极弱的女子,她能平安无事的在宫中长大,甚至皇上,皇后,太后都对她抱有一定的好感就证明了南雅的聪明。
聪明,听话,而且容貌又不比南晴差的南雅才是南云心里来元国和亲的第一人选,但是谁知道,在他和南郡皇帝谈了这次和亲的重要性和和亲公主所背负的任务的重大之后,皇帝就非要让在他心中一直是贴心女儿的南晴来元国。
南云看着现在还为自己委屈,不觉得方才的话语和行为有哪里出错的南晴。
这样被骄纵坏了的刁蛮公主,怎么可能顺利完成窃取情报的任务?
但是还好他已经提前联系上了元国的庄太后,在答应了让南晴投向她的阵营,分走元琛的恩宠之后,她就答应会让南晴入宫就是贵妃。
这样,有了庄太后的支持,南晴接触元琛的机会就会多了起来,这也算是完成任务唯一的便利条件了。
……………………
皇宫。
云翳殿。
内务府已经将沈千璃出席明日迎接南郡使臣晚宴的服装送了过来,繁琐的服饰,厚重的凤冠,这让沈千璃呆住了。
她指着那个她用两双手才能勉强抬起的凤冠,迟疑的问向暗五,“这是我明天出席晚宴要带的?”
暗五摇了摇头,沈千璃看到她的动作刚想松口气,就听见暗五的声音,“凤冠是主要的,还有其他的簪钗饰品,内务府在做最后的检查,还没有给娘娘送来。”
沈千璃听到这有些惊慌的抿了抿唇,她开口问道,“都是纯金打造的?”
暗五点了点头,“这是做给您的饰品,还是用在迎接使臣这种场面上,当然没人敢以次充好,都是纯金打造的。”
这话在沈千璃听来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是爱财没错,但是她不想被金子压死啊!
“纯金打造的,是不是有些过于重了?”沈千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暗五听了沈千璃的话才明白沈千璃在担心什么,于是她笑着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来的,样式和重量都有着标准,娘娘不必担心。”
沈千璃听了这话……更担心了。
这个时代的女子一直都带着各种珠钗,也已经习惯了这种重量,但是她不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