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重生之卿本惊华

第六十九章:剥茧抽丝

重生之卿本惊华 初墨 2838 2025-10-08 21:16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心,不利于复仇,无心,却不利于活着。

  如果娘和大哥还在,他们也不会希望她变成彻彻底底的宫无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凌若雪都不愿意让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杀人疯子。

  “你如何看韩意的所作所为?”凌若雪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大雁道。

  “她是按耐不住想在路上除掉姑娘吗?然后让陈贵家的来顶罪,这倒是她能做得出来的事,可韩意是真的不在乎外面的说法吗?”冰柳细细的思索道:“像韩意和凌翰林那种人,是不大可能不要脸面的。”

  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管背地里早已经不知道脸皮是何物了,但表面上却看面子看得比天还要重。

  “她应该不想死。”凌若雪的笑容带了几分轻蔑道:“韩意只是想给我个下马威,敢伤了我的性命,你信不信那位九五之尊就会借着这个由头宰了凌翰林?”

  “九五之尊?”冰柳吓得瞪大眼睛:“姑娘什么意思?”这怎么扯到皇帝身上去了?

  “太过于强大的家族,是会引起帝王的忌惮的。”凌若雪伸手接住飞扬的一片枯叶轻声道:“你看,这叶子飞起来的时候可以飞得很高,高的遥不可及,但若是被拿在手心里,轻轻一捻,就灰飞烟灭了。”

  韩氏和凌翰林不敢害她,最起码她凌若雪要平平安安的回到凌家,的确,凌翰林抛妻弃子的事情的确十分大,可尚京城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每一天发生的大事小情数不胜数,舆论并不能随时随地的盯着某一个人,今天觉得李家姑娘与王家少爷定亲是新鲜事,明天却又觉得徐家公子纳了个青楼的妾室是稀罕景儿,百姓们很快便可以忘掉凌翰林的丑闻。

  如果她悄无声息的进京,凌翰林和韩氏定然会在半路上就派人杀了她,时间一长,便无人记得她凌若雪是谁了,就算是有人提起来那也是陈年旧事,事不关己又有谁会多问几句?何况问了又如何?死人能说什么话?

  如果她真的死了,随着日月推移,凌翰林很快便能扭转自己的形象,何况流言这种东西,是可以用什么法子和时间压下去的。

  其实凌若雪可以在事情刚发生,百姓们议论的正热闹的时候立刻回去,说不定现在凌翰林和韩氏早已经苦不堪言了,可凌若雪还是等了一年,贸贸然的迎上强大的敌人,那是死路一条。

  可凌若雪也没打算在回京的路上一路杀回去,所以她在未回京之前就让人散布了大量的消息,让凌翰林的事情再次传遍大街小巷,旧事重提之下,有多少眼睛在盯着看,凌翰林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个抛弃多年从未谋面的女儿?

  所以,凌翰林和韩氏不仅不能在半路上打任何幺蛾子要了她的性命,还得毫发无损的将她接回去,因为如果凌若雪路上出了一丁点事情,哪怕擦破点皮,传出去,凌翰林可就不是抛妻弃子负心汉那么简单了,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要杀,这等心狠手辣,韩家的势力哪怕是再大,也不能再保住凌翰林的官位。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哑巴亏,不知道这对夫妻吃的爽不爽?

  不过韩氏毕竟是心高气傲的,信国公的嫡女,怎能容忍她好端端的回到她所掌控的尚书府?

  在路上给她添点堵,让自己半死不活的回去也让韩氏看的舒心,如果她真的出了什么事,陈贵家的和车夫就是最好的替死鬼,这种事,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主子”们最常做的事情么?

  不过韩氏再狂傲,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陈贵家的和车夫都是深宅大户里的奴才,是不会愚蠢到连主子一星半点的想法都猜不到的,所以这些人只敢做些小手脚,这一切都只是表面,最深层的,便是她凌若雪从决定回到凌家的那一刻起,她就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皇帝。

  对敌人了解的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信国公府的名气太大,稍微一打听便能知晓信国公府的来龙去脉,信国公府并非是一朝一夕兴起来的根基浅薄的家族,而是已经历经五代根深蒂固的强权,权势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每一代信国公都有属于自己的封号,韩氏的父亲韩霄,便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信字。

  这个字在百姓眼中是深的皇帝的信任,可实际上,皇帝难道不是在警告信国公,要让他这个帝王相信,做出个样子让他信?

  信国公府历经几代,深宅大院比起崔家简直不是一个档次,韩霄能凭一个嫡次子接掌国公府,并且将信国公府发展的如此宏大,绝非会是个没有心机的蠢蛋,最起码帝王自古多疑是知道的。

  信国公府得权势之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个国公府的权势再大,能大过皇帝吗?皇帝会容许一个国公府猖狂到自己头上去吗?这么多年信国公府伫立不到,韩霄的女儿还能在宫中生下太子成为贵妃,恐怕这其中离不了韩霄的谨慎小心。

  皇帝是不是想要除掉信国公府凌若雪猜不准,但想必就算是不除掉,也是要将国公府的势力削弱一些,最好能掌控在手心里的,毕竟帝王床榻,怎容他们酣睡威胁?

  可奈何韩霄的行事作风实在是滴水不漏,韩氏那位能被送进宫中的贵妃姐姐,甚至生下太子的姐姐定然也是父唱女随,凌若雪让人打听过,韩霄虽然位高权重,但在百姓中名声甚好,几乎半点把柄都没有,就算是凌翰林的事情出来后竟也没有多少人牵连韩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忘了凌翰林的官位是韩霄的人一手提拔起来的。

  就算是皇帝真的起了想削弱或者除掉信国公府的心思,也抓不到恰当的把柄师出无名。

  帝王最注重的名声可不能跟韩氏凌翰林那样的名声相比,帝王的名誉如何将来可是决定这个皇帝究竟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没有一个有脑子的天下至尊会希望自己百年后,在百姓口中是个昏君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