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大宋女医

第二百九十四章 需要狼毒

大宋女医 一弯浅笑 3851 2025-10-08 19:29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吉老”苏荷见人都在外面忙,低声道“这疟疾原本有两个传播途径,只要咱们把这传播途径切断了就没什么事了。”

  “是哪两个传播途径?”杨吉老急切问道。

  “一个是输血,一个是蚊虫叮咬。

  当然,在这里输血是不存在的,只剩蚊虫叮咬这一样。

  所以当务之急,咱们是要治住蚊子。”

  杨吉老脸上一片绝望之色“师父,自从下过雨之后,这蚊虫就多了起来,而且天气这么热,那蚊虫只能越来越多,却从来没听说还能治住的。”

  苏荷粲然一笑“当然能,蚊子的幼虫都是在水里的,咱们只要把有水里的幼虫杀死,就可以很快的控制住。”

  杨吉老准知道苏荷又有了什么办法,兴奋的睁大眼睛问道“师父,您说的是什么法子,徒弟能否帮到你?”

  苏荷点头道“嗯,这事儿还真得吉老去,现在这孩子患病的事就咱俩知道,若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怕引起骚乱,只是,你的伤……”

  “我的伤没事,不过是皮外伤,是紫萱那丫头,非要给我缠缚成这个样子的。”杨吉老为了证明自己没事,还特地伸了伸胳膊,踢了踢腿。

  “那好!吉老可否记得,咱们去军中治病的时候,路过一条有毒的河水?”

  “当然记得,那还能忘……”杨吉老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什么,惊讶道“师父,你是说那山上的狼毒?”

  “对!”苏荷点头“把那狼毒挖回来,然后放到大小沟渠里,不光蚊子,就连哄哄乱飞的苍蝇都能治住。”

  “师父,那事不宜迟,我赶紧就去,多耽误一会,得这种病的人就越多。”

  “吉老,你叫上李公子,让他和你一起也有个照应。

  并且那个地方他也知道,你们俩去我还放心些。”

  “师父放心,我这就去找李少卿,我们俩立刻出发。”

  “吉老!”苏荷又叫住杨吉老道“挖狼毒的时候,切记不要让汁液沾到你们俩的皮肤上,若是中毒就太可怕了。”

  “我明白,师父放心!”杨吉老答应一声,快速走了出去。

  他刚走,那个去寻找苍耳子的老妇人就回来了。

  一进屋看见小孙子安安静静的趴在医案上面,她一颗心才放松了些。

  走到苏荷面前,她把紧攥的拳头松开,手心里便躺着十多颗苍耳子。

  浅褐色的苍耳子,也就小手指甲那么大,遍体尖刺,完全像缩小版的洋金花。

  苏荷叫过唐紫萱,让她把这十多颗救命的苍耳子用药碾碾碎成沫。

  然后告诉孩子的祖母“回去后,把一半的苍耳子沫煎成浓汤,打入两颗鸡蛋,做成溏心蛋,让你孙子吃下去。

  可以祛邪解表,扶正,对他这毛病有很好的疗效。”

  老妇人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苏荷又嘱咐道“孩子若是好了些以后,一定要注意蚊子,千万不要让他再被蚊子给叮了。”

  老妇人十分不解的看着苏荷“苏郎中,您是说我孙子的病是蚊子给造成的?

  可是我们家旁边便是一个大水坑,这次下雨积满了水,那水这几天都变绿发臭了。

  别提蚊子,就是苍蝇都成群乱飞,这还真的不好防啊。”

  古代卫生条件差,环境也难治理,苏荷以前确实没想到这个。

  现在听老妇人这么一说,她才意识到,为什么疟疾在后世的时候就灭绝了。

  苏荷抿了抿嘴,表情凝重,若是像这妇人说的蚊子这么多,那这病很快就还得有发作的。

  杨吉老和李纲两个刚刚出发,要想取到狼毒返回来怎么也得三四天的功夫。

  有这这三四天时间,足够这种病流传开了。

  不行,得赶紧想个办法,找出预防的法子。

  “婶子,一会我教给你一个制作蚊帐的法子,你回去后做一个,那蚊子叮人大多时候都是赶在人睡觉的时候。

  你们睡觉的时候,就躲到蚊帐里,这样蚊子就叮不到你们了。

  也能睡得安稳,又预防了这种病症。”

  “哎哟,那感情好!原来苏郎中不止医术了得,女红方面也是独具匠心的。”

  苏荷扶了扶额头,有些心虚,她记得自己做的和女红有关的事情,就是衣服上的一粒扣子掉了。

  她自己笨手笨脚缝好后,手指扎了两个洞,还没走出两步,那扣子就又掉了下来。

  就这水平,也称得上女红的话,古代对女红的要求还真是够大方的。

  独具匠心的苏郎中,心急得很,为了不让疟疾这个更加可怕的传染病流传起来。她一给孩子起了针,就把自己知道的蚊帐的样子,给那妇人讲述了一遍。

  那妇人听懂之后,一拍大腿“苏郎中,你说的不就是用布做个盒子样的东西?

  然后把四角挂在床顶,垂下来的四周掖到床垫底下,这样那蚊子就钻不进去了?

  这东西好做,老身这就回去做!”

  “婶子果然心灵手巧,只这么一听就明白了。

  做成以后,婶子把这个法子也传授给大家伙吧,免得更多的人被这种有毒的蚊子害了。”

  “苏郎中放心,这种能救命的手艺,老身断不会私藏了。”老妇人抱着脸色缓和些的小孙子走了。

  她刚走,苏荷又接治了两例这种疟疾,这让苏荷的心悬的更紧了。

  苍耳子是没有了,给这俩人扎上针之后,苏荷感觉心里无比的压抑。

  再这么下去,还不知道多少人要丢掉性命。

  苏荷出了回春堂的屋子,一眼看见廊柱上大伙给贴的一副对子“行医授业,振兴医风。”

  苏荷手扶廊柱,思绪万千,想起民国时期的黎庇留,他常常为民赠药,治疗时疫。

  那时候自己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想着将来若是当了医生,一定做到仁心济世。

  可是这济世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

  黎老常说“人生最可贵者,莫如尽力之力,以为厮民服务。

  果能忠诚在心,廉洁自守,则益之在人民矣,又何必孜孜为己哉!”

  现在老天爷让自己重回大宋,来到这个可以施展自己能力的地方,自己怎么这么的力不从心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