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豪门当宠:总裁,我们来防盗

第 280 章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传增支部】第27经十集(续4)

  原文

  十集(续)4

  第十五圣道品

  一百四十五圣道

  一“诸比丘!我当说圣道与非圣道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非圣道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道。

  三诸比丘!何等为圣道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道。”

  一百四十六黑道

  一“诸比丘!我当说白道与黑道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245二“诸比丘!何等为黑道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黑道。

  三诸比丘!何等为白道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白道。”

  一百四十七正法

  一“诸比丘!我当说正法与不正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正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正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正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正法。”

  一百四十八善士法

  一“诸比丘!我当说善士法与不善士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善士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士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善士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士法。”

  一百四十九应起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起与不应起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起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起之法。

  246三诸比丘!何等为应起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起之法。”

  一百五十应习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习与不应习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习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习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习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习之法。”

  一百五十一应修习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修习与不应修习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修习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修习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修习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修习之法。”

  一百五十二应多修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多修与不应多修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多修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多修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多修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多修之法。”

  一百五十三应忆念

  247一“诸比丘!我当说应忆念与不应忆念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忆念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忆念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忆念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定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忆念之法。”

  一百五十四应现证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现证与不应现证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现证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现证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现证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

  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现证之法。”

  第十五圣道品[毕]

  第三五十经[毕]

  第十六人品

  一百五十五应依附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248二即有邪见、有邪思惟、有邪语、有邪业、有邪命、有邪精进、有邪念、有邪定、

  有邪智、有邪解脱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不应依附。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四即有正见、有正思惟、有正语、有正业、有正命、有正精进、有□□、有正定、

  有正智、有正解脱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应依附。”

  一百五十六~一百六十六应亲近--大福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亲近……应亲近……

  ……不应敬奉……应敬奉……

  ……不应供养……应供养……

  ……不应称赞……应称赞……

  ……不应尊重……应尊重……

  ……不应恭顺……应恭顺1……

  ……不应能成……应能成……

  ……不为清净……为清净……

  ……不为败慢……为败慢……

  249……于慧不能增长……于慧能增长……

  ……积大非福……积大福。何等为十耶

  二即有正见、有正思惟、有正语、有正业、有正命、有正精进、有□□、有正定、

  有正智、有正解脱也。

  诸比丘!能成就此十法之人积大福。”

  第十六人品[毕]

  注1“不恭顺”“恭顺”。依据异本及前文而修正为appatisso,sappatisso。

  第十七生闻品

  一百六十七舍法1(一)

  一其时,婆罗门生闻于布萨日,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去世尊

  不远,立于一面,世尊见婆罗门生闻于布萨日,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

  舍草,于不远立于一面,见已,对婆罗门生闻言:

  “婆罗门!汝云何于布萨日,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而立于一面

  耶婆罗门家今日为何耶”

  “尊瞿昙!婆罗门家今日为舍法。”

  250“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云何”

  “尊瞿昙!此处:婆罗门,于布萨日,洗头新著一双劫刍麻衣,涂湿牛粪于地,

  敷生拘舍草,卧于砂地与火炉之间。其夜,三度起而合掌,归命于火,言:‘我等,

  舍于尊,舍于尊’,捧多新熟酥油于火,其夜过而布施殊妙之嚼食、啖食于婆罗门。

  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者如是。”

  “[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

  “尊瞿昙!圣者律之舍法云何当愿尊瞿昙为我说法,云何为圣者律之舍法”

  “婆罗门!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尊者!”

  婆罗门生闻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婆罗门!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杀生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

  思择而断杀生、舍杀生。‘不与取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不与

  取、舍不与取。‘欲邪行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欲邪行、舍欲

  251邪行。‘虚诳语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虚诳语、舍虚诳语。‘离

  间语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离间语、舍离间语。‘粗恶语者于

  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粗恶语、]舍粗恶语。‘杂秽语者于现法

  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杂秽语、舍杂秽语。‘贪欲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

  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贪欲、舍贪欲。‘嗔恚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

  择而断嗔恚、舍嗔恚。‘邪见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舍

  邪见。婆罗门!圣者律之舍法如是。”

  三“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亦不及此

  圣者律舍法之十六分之一。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让遮蔽者

  露出,教道于迷惑者,举灯火于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即以种种之力

  便,显示其法。我于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与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

  从今以后乃至尽形寿归依。”

  注1参照前所述之第一一九经及其注解。

  一百六十八舍法1(二)

  一“诸比丘!我当说圣之舍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圣之舍法耶

  252二诸比丘!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杀生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

  择而断杀生、离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

  ……杂秽语……自欲……嗔恚……邪见者于现法于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

  断邪见、舍邪见。”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之舍法。”

  注1参照前经及上之第一二0经。

  一百六十九伤歌逻1

  一时,婆罗门伤歌逻者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

  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婆罗门伤歌逻白世尊言:

  “瞿昙!何等为此岸,何等为彼岸耶”

  二“婆罗门!杀生者是此岸,离杀生者是彼岸也。婆罗门!不与取者是此岸,离不

  与取者是彼岸。欲邪行者是此岸,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虚诳语者是此岸,离虚诳

  语者是彼岸也。离间语者是此岸,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粗恶语者是此岸,离粗恶

  语者是彼岸也。杂秽语者是此岸,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贪欲者是此岸,无贪欲者

  是彼岸也。嗔恚者是此岸,无嗔恚者是彼岸也。邪见者是此岸,正见者彼岸也。

  婆罗门!此是此岸,此是彼岸也。

  253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于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于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于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槃”

  注1参照汉译杂阿含三七、二九(大正藏二、二七四c)。再者,参照上之第一一七经注1。

  一百七十岸1

  一“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此岸与彼岸。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此岸,何等为彼岸耶

  二诸比丘!杀生者是此岸,离杀生者是彼岸也。不与取者是此岸,离不与取者是

  彼岸也。欲邪行者是此岸,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虚诳语者是此岸,离虚诳语者是

  彼岸也。离间语者是此岸,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粗恶语者是此岸,离粗恶语者是

  彼岸也。离秽语者是此岸,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贪欲者是此岸,无贪欲者是彼岸

  他。嗔恚者是此岸,无嗔恚者是彼岸也。邪见者是此岸,正见者是彼岸也。

  诸比丘!此是此岸,此是彼岸他。

  254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于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于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于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槃”

  注1参照前经注1。

  一百七十一略

  一“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

  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与非义耶

  二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法与非义。

  诸比丘!何等为法与义耶

  三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

  语、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法与义。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

  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255一百七十二迦旃延1

  一“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

  随义而行。”

  世尊如是说,善逝如是说已,从座而起,入于精舍。

  二时,彼诸比丘于世尊离去不久,即思念:

  “友等!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当

  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当

  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

  时,彼诸比丘即思念:

  “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迦旃延

  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当问

  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受持之。”

  三时,彼诸比丘即前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与具寿摩诃迦旃延相俱交换

  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言:

  “友迦旃延!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

  256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

  时,我等于世尊离去不久,即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

  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

  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友!时,我等

  即思念:‘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

  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

  当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受持之。’

  具寿摩诃迦旃延请分别。”

  四“友等!譬如有人,欲核心、求核心、寻核心而往有大核心之树立,过根、过干,

  思惟于枝叶当求核心。此事亦如是,具寿等于师现前,世尊过,思惟当问此义于我。

  友等!世尊是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义、与

  257甘露,为法王、如来。汝等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当如世尊所记,受持之。

  五“友!世尊为如实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

  义、与甘露,为法王、如来也。我等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如世尊所记,当受

  持之。然而,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具寿摩诃迦

  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请具寿摩诃迦旃延,安易分别。”

  六“友等!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迦旃延。具寿摩诃迦旃延即说:

  友等!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

  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何

  等为非法耶何等为法耶何等为非义耶何等为义耶

  七友等!杀生者是非法,离杀生者是法也。以诸之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

  此乃非义;以离杀生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不与取者是

  258非法,离不与取者是法也。以诸之不与取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

  以离不与取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欲邪行者是非法,离欲邪行

  者是法也。以诸之欲邪行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欲邪行为缘

  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虚诳语者是非法,离虚诳语者是法也。

  以诸之虚诳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虚诳语为缘而数多之善

  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离间语者是非法,离离间语者是法也。以诸之离

  间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离间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

  满者,此乃义也。友等!粗恶语者是非法,离鹿恶语者是法也。以诸粗恶语为缘而

  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粗恶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

  义也。友等!杂秽语者是非法,离杂秽语者是法也。以诸杂秽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

  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杂秽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

  贪欲者是非法,无贪者是法也。以诸贪欲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

  以无贪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嗔恚者是非法,无嗔者是

  法也。以诸之嗔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无嗔为缘而数多之善

  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邪见者是非法,正见者是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

  259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

  友等!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

  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我了悟

  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友等!复次,汝等若欲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

  当如世尊所记受持之。”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而起,往诣世尊所在之处。

  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

  八“大德!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于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

  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大德!时,

  我等于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

  于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

  260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大德!时,我等即

  思念:‘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迦

  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

  当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受持之’。大德!时,我

  等即往具寿摩诃旃延之处,往已,询问此义于具寿摩诃迦旃延。大德!具寿摩诃迦

  旃延即以如是之相、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而善分别其义。”

  九“善哉!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摩诃迦旃延贤明也,诸比丘!摩诃迦旃延有大

  慧也。诸比丘!汝等若来问此义于我,则我亦如摩诃迦旃延之所记而记。此乃其义,

  如是当受持。”

  注1参照上之第一一五经。

  一百七十三非法

  一“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

  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耶何等为法耶何等为非义耶何等为义耶

  二“诸比丘!杀生者是非法,离杀生者是法也。以诸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

  者,此乃非义;以离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不

  261与取者是非法,离不与取者是法也……。诸比丘!欲邪行者是非法,离欲邪行者是

  法也……。诸比丘!虚诳语者是非法,离虚诳语者是法也……。诸比丘!离间语者

  是非法,离离间语者是法也……。诸比丘!粗恶语者是非法,离粗恶语者是法也

  ……。诸比丘!杂秽语者是非法,离杂秽语者是法也……。诸比丘!贪欲者是非法,

  无自者是法也……。诸比丘!嗔恚者是非法,无嗔者是法也……。诸比丘!邪见者

  是非法,正见者是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

  缘而生数多之苦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

  三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

  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一百七十四因1

  一“诸比丘!我说杀生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不与取

  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欲邪行有三种,[谓]因贪、因

  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虚诳语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

  说离间语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粗恶语有三种,[谓]

  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秽语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

  丘!我说贪欲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嗔恚有三种,[谓]

  262因贪、因嗔、因痴也。诸比丘!我说邪见有三种,[谓]因贪、因嗔、因痴也。

  二诸比丘!如是,贪者生起业之因缘,嗔者生起业之因缘,痴者生起业之因缘;

  贪尽者灭尽业之因缘,嗔尽者灭尽业之因缘,痴尽者灭尽业之因缘。”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二七(大正藏二、二七四b)。

  一百七十五出离1

  一“诸比丘!此法有出离,此法非无出离。诸比丘!云何为此法有出离,此法非无

  出离耶

  二诸比丘!于杀生者,离杀生者是出离也。[诸比丘!于不与取者,离不与取者是

  出离也。]诸比丘!于欲邪行者,离欲邪行者出是离也。诸比丘!于虚诳语者,离

  虚诳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于离间语者,离离间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于粗恶

  语者,离粗恶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于杂秽语者,离杂秽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

  于贪欲者,无贪欲者是出离也。诸比丘!于嗔恚者,无嗔恚者是出离也。诸比丘!

  于邪见者,正见者是出离他。诸比丘!如是,有出离。”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二八(大正藏二、二七四c)。

  263一百七十六淳陀1

  一尔时,世尊住波婆城金师淳陀之奄婆园。时,金师淳陀往诣世尊之处,至已,

  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时,世尊对金师淳陀言:

  “淳陀!汝喜乐何等人之净行耶”

  “大德!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我即喜乐

  彼等之净行。”

  “淳陀!云何为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即”

  “大德!此处,有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彼等即劝

  导其弟子曰:‘男子!晨早从卧处而起,触地!若不能触地,则触湿牛粪!若不能

  触湿牛粪,则触生草!若不能触生草,则事火!若不能事火,则合掌而归命于日轮!

  若不能合掌归命于日轮,则于日暮时,三度水浴!’大德!如是,西方之婆罗门等

  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我即喜乐彼等之净行。”

  264“淳陀!西方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人,水浴而修净行,与圣者律之

  净行异也。”

  “大德!圣者律之净行云何惟愿大德世尊,为我说法,云何为圣者律之净行”

  “淳陀!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金师淳陀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淳陀!身之不净行有三种,语之不净行有四种,意之不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身之不净行有三种耶

  三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于一切之生类

  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有

  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守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

  人交往。

  淳陀!如是,身之不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语之不净行有四种耶

  四淳陀!此处,有一类者为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

  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

  265而言‘知’,知而言‘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

  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为离间语,为令离间,闻于此处而语于彼处;为

  令离间,闻于彼处而语于此处;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

  说令作部党之语。为粗恶语,粗暴、粗俗,酷于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

  此不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说、非实说、非义说、非法说、非律说,说无价值、

  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语于非时。

  淳陀!如是,语之不净行有四种。

  淳陀!何等为意之不净行有三种耶

  五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有贪欲,为贪著他人之财物,思‘嗟!令属于他人之物,

  令属于我’。有嗔心,以嗔意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有颠

  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业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

  无父、无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现

  证而宣说者’。

  淳陀!如是,意之不净行有二种。

  266六淳陀!此乃十不善业道也。淳陀!成就此十不善业道者,于晨早从卧处而起,

  触地亦不净,不触地亦不净也;触湿牛粪亦不净,不触湿牛粪亦不净也;触生草亦

  不净,不触生草亦不净也;事火亦不净,不事火亦不净也;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不

  净,不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不净也;于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不净,于日暮时止不三

  度水浴亦不净也。何以故耶淳陀!此十不善业道者为不净而作不净。淳陀!因成

  就此十不善业道而有地狱,有畜生,有饿鬼趣,及有其余之恶趣。

  七淳陀!身之净行有三种,语之净行有四种,意之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身之净行有三种耶

  八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哀

  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物。

  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

  267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淳陀!如是,身之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语之净行有四种耶

  九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

  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

  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见’,见而言‘见’:如是,

  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间语、离离间语,不为令离间,

  闻于此处而语于彼处;不为令离间,闻于彼处而语于此处;不令和合分裂,励和合、

  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说令作和合之语。断粗恶语、离粗恶语,为诸之清美、

  顺耳、可乐、心乐、优雅,如此多人之可爱、多人之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

  语,应时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说有价值、有譬喻、有边际而能引义利

  之语于应时。

  淳陀!如是,语之净行有四种。

  淳陀!何等为意之净行有三种耶

  268一0淳陀!此处,有一类者为无贪,不为贪著他人之财物而思:‘嗟!令属于他

  人之物,令属于我’。无嗔心,无嗔意思惟:‘令此等之有情,活命于无怨、无害、

  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

  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

  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淳陀!如是,意之净行有三种。

  一一淳陀!此乃十善业道。淳陀!成就此十善业道者,于晨早从卧处而起,触地

  亦清净,不触地亦清净也;触湿牛粪亦清净,不触湿牛粪亦清净也;触生草亦清净,

  不触生草亦清净也;事火亦清净,不事火亦清净也;合掌而归命于日轮亦清净,合

  掌而不归命于日轮亦清净也;于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清净,于日暮时止不三度水浴

  亦清净也。何以故耶淳陀!此十善业道者为清净而作清净。淳陀!因成就此十善

  道而有天、有人,及有其余之善趣。”

  一二如是所说,金师淳陀即白世尊言:

  “妙哉!妙哉!大德![譬如使跌倒者站起,使覆蔽者露出,教道于迷者,揭举

  灯火于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世尊即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于此处归

  依世尊与法与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尽形寿归依。”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一七(大正藏二、二七一b)

  269一百七十七生闻1

  一时,婆罗门生闻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

  已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婆罗门生闻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等婆罗门与布施、作信施,思‘当供此布施于命终之亲属血缘,令

  命终之亲属血缘受此布施’。尊瞿昙!得供布施于命终之亲属血缘耶命终之亲属

  血缘得受布施耶”

  “婆罗门!若为相应处得供,若非相应处不然。”

  “尊瞿昙!何等为相应处耶何等为非相应处耶”

  二“婆罗门!此处有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

  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于地狱。彼即于彼处,依地狱有情

  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于住彼处者不得受布施。

  三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乃至……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于

  畜生。彼即于彼处,依畜生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于住彼

  处者不得受布施。

  270四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

  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彼身坏命终而生于人之

  朋辈。彼即于其处,因人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于住其处者不得

  受布施。

  五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乃至……有正见,彼身坏命终而生

  于天之朋辈。彼即于彼处因天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于住彼处者

  不得受布施。

  六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乃至……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饿

  鬼趣。彼即于彼处,依饿鬼趣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又依此世之朋友、知人、亲属、

  血缘所施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相应处也,于住彼处者得受布施。

  七“尊瞿昙!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不生于彼相应处,则谁受其布施耶”

  “婆罗门!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生于彼相应处者,受其布施。”

  “尊瞿昙!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不生于彼相应处,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亦不生

  于彼相应处,则谁受其布施耶”

  271“婆罗门!于如是长时,彼相应处无命终亲属血缘之居住者,无有是处。婆罗门!

  而且,施者非无果。”

  “尊瞿昙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耶”

  “婆罗门!我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

  婆罗门!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

  杂秽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彼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床、宅、

  灯具于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于象之朋辈,彼即于彼处,受食、饮、鬘、

  种种庄严。婆罗门!于此世,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

  杂秽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于象之朋辈;又施食、饮、

  衣、乘、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于彼处,受食、

  饮、鬘、种种庄严。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

  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彼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

  床、宅、灯具于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于马之朋辈……乃至……生于牛之

  朋辈……乃至……生于鸡之朋辈,彼即于彼处,受食、饮、鬘、种种庄严。

  272婆罗门!于此世,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

  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于鸡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

  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于彼处,受食、饮、鬘、

  种种庄严。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

  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彼施食、饮、衣、乘、

  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于人之朋辈,彼即

  于其处,受人之五妙欲。婆罗门!于此世,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

  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之故,彼身坏命终

  而生于人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婆

  罗门之故,彼即于其处,受人之五妙欲。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

  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彼施食、饮、衣、乘、

  273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于天之朋辈,彼即

  于彼处,受天之五妙欲。婆罗门!于此世,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

  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之故,彼身坏命

  终而生于天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床、宅、灯具于沙门、

  婆罗门之故,彼即于彼处,受天之五妙欲。

  婆罗门!施者非无果。”

  八“希有哉!尊瞿昙!未曾有哉!尊瞿昙!应与布施应为信施,所以者,施者非无

  果也。”

  “如是,婆罗门!婆罗门!施者非无果也。”

  “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使覆蔽者露出,教道于迷者,揭

  举灯火于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我于此处,

  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乃至尽形寿归依。”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一九(大正藏二、二七二b)。

  第一七生闻品[毕]

  第十八善良品

  一百七十八善良

  一“诸比丘!我当说善良与不善。谛听!善思作意。”

  274“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三诸比丘!何等为善良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良。”

  一百七十九圣法

  一“诸比丘!我当说圣法与非圣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非圣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圣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法。”

  一百八十善

  一“诸比丘!我当说善与不善。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275三诸比丘!何等为善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

  一百八十一义

  一诸比丘!当说义与非义。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非义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义。

  三诸比丘!何等为义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义。”

  一百八十二法

  一“诸比丘!我当说法与非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法。”

  一百八十三无漏

  一“诸比丘!我当说有漏与无漏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有漏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漏法。

  276三诸比丘!何等为无漏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漏法。”

  一百八十四无过

  一“诸比丘!我当说有过与无过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有过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过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无过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过法。”

  一百八十五烦苦

  一“诸比丘!我当说烦苦与非烦苦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烦苦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烦苦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非烦苦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烦苦法。”

  一百八十六积集

  一“诸比丘!我当说积集与损减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积集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积集法。

  277二诸比丘!何等为损减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损减法。”

  一百八十七引苦

  一“诸比丘!我当说引苦与引乐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引苦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苦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引乐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乐法。”

  一百八十八苦报

  一“诸比丘!我当说苦报法与乐报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苦报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苦报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乐报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乐报法。”

  第十八善良品[毕]

  278第十九圣道品

  一百八十九圣道

  一“诸比丘!我当说圣道与非圣道。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非圣道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道。

  三诸比丘!何等为圣道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道。”

  一百九十黑道

  一“诸比丘!我当说黑道与白道。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黑道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黑道。

  三诸比丘!何等为白道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白道。”

  一百九十一正法1

  一“诸比丘!我当说正法与不正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正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正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正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正法。”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0(大正藏二、二七四c)。

  279一百九十二善士法1

  一“诸比丘!我当说善士法与不善士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善士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士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善士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士法。”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二(大正藏二、二七五a)。

  一百九十三应起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起与不应起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起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起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起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之为应起之法。”

  一百九十四应习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习与不应习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习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习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习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习之法。”

  280一百九十五应修习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修习与不应修习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修习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修习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修习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修习之法。”

  一百九十六应多修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多修与不应多修之法……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多修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多修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多修之法。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多修之法。”

  一百九十七应忆念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忆念与不应忆念之法、谛听……乃至……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忆念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忆念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忆念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忆念之法。”

  281一百九十八应现证1

  一“诸比丘!我当说应现证与不应现证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不应现证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

  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现证之法。

  三诸比丘!何等为应现证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无嗔、]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现证之法。”

  第十九圣道品[毕]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八(大正藏二、二七五c)。

  第二十人品

  一百九十九应依附--大福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二即杀生、不与取、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

  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不应依附。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应依附。阿等为十耶

  四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282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应依附。

  五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亲近……应亲近……

  ……不应敬奉……应敬奉……

  ……不应供养……应供养……

  ……不应称赞……应称赞……

  ……不应尊重……应尊重……

  ……不应恭顺……应恭顺……

  ……不应能成……应能成……

  ……不为清净……为清净……

  ……不为败慢……为败慢……

  ……于慧不能增长……于慧能增长……

  ……积大非福……积大福。何等为十耶

  六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积大福。”

  第二十人品

  第四五十经毕

  283第二十一业所生身品

  二百地狱、天界(一)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二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

  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华鬘装饰之女人

  交往。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

  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知’,知而言

  ‘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

  而故说虚诳。为离间语,为使离间,此处闻而语彼处;为使离间,彼处闻而语此处;

  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为作部党之语。为粗恶语,粗

  暴、粗俗,酷于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此不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

  284说、非实说、非义说、非法说、非律说,说无价值、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

  语于非时。有贪欲,贪著他人之财物,思:‘嗟!令属于他人之物,令属于我’。有

  嗔心,以嗔恚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有颠倒见,思:‘无

  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业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生死之

  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四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

  物。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

  有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

  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而被唤问,

  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

  285见’,见而言:‘见’:如是,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

  间语、离离间语,为不令离间,闻于此处而不语于彼处;为不令离间,闻于彼处而

  不语于此处;不令分裂和合,鼓励和合、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作和合之语。

  断粗恶语、离粗恶语,说如此诸清美、顺耳、可乐、心乐、优雅而为多人之可爱、

  多人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应时而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说

  有价值、有譬喻、有边际而能引义利之语于应时。无贪,不贪著于他人之财物,不

  思:‘嗟!属于他人之物,令属于我’。无嗔心,无嗔恚思惟:‘令此等之有情而活

  命于无怒、无害、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

  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

  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入天界。”

  二百一地狱、天界1(二)

  286注1底本第二0一经之本文者与前经完全一致。且于逻罗本,以无此而不特别列出。

  二百二妇女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妇女,随其所赍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287二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

  心、有邪见也1。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妇女,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之妇女,随其所赍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四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妇女,随其所赍而入天界。”

  注1在底本,于“杀生”以下各项之间,作为“……”,宛如前经,可见应予补足,恐怕未必如此,

  本经及其次之二经即如前经应无广说者。于下面之第二一0经,参照底本亦无广说。尚

  且,在暹罗本,相当于第二节之文章里,有“杀生……乃至……有邪见”之记载。

  二百三优婆夷(一)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赍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二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

  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赍而堕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赍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四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赍而入天界。”

  288二百四优婆夷(二)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非无畏。何等为十耶

  二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

  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非无畏。

  三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无畏也。何等为十耶

  四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赍,住家而无畏也。”

  二百五蛇行法1

  一“诸比丘!我当说蛇行之法门。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诸比丘!何等为蛇行之法门耶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

  作善恶业而相续之。

  289三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彼即以身蛇行、以语蛇行、以意蛇行,彼之身业邪歪,语业邪歪,意

  业邪歪,趣邪歪,生邪歪。诸比丘!于趣邪歪、生邪歪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

  一向苦之地狱,或蛇行畜生也。诸比丘!何等为蛇行畜生耶即蛇、蝎、百足、鼬、

  猫、鼠、枭,与其余之畜生有情,见人则蛇行者也。诸比丘!生类之生者如是,随

  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相续也。

  四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第二0五经参照]……欲邪行……

  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心……有邪见,有颠

  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

  父、无生死之众生,于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

  现证而宣说者’。彼即以身蛇行、以语蛇行、以意蛇行,彼之身业邪歪,语业邪歪,

  290意业邪歪,趣邪歪,生邪歪也。诸比丘!于趣邪歪、生邪歪者,说二趣随一之趣,

  谓:一向苦之地狱,或蛇行畜生也。诸比丘!何等为蛇行畜生耶即蛇、蝎、百足、

  鼬、猫、鼠、枭,与其余之畜生有情,见人则蛇行者也。诸比丘!生类之生者如是,

  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相续也。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

  作善恶业而相续之。

  五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彼即身不蛇行、语不蛇行、意不蛇行,彼之身业正直,语业

  正直,意业正直,趣正直,生正直。诸比丘!于趣正直、生正直者,说二趣随一之

  趣,谓:一向乐之天界,或高贵刹帝利之大家、婆罗门之大家、居士大家,富饶、

  有大财、大受用物,多金银、多财物、多财谷也。诸比丘!生类之生如是,随所作

  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

  六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断不与取、离不与取……断欲邪行、离欲邪行

  291……断虚诳语、离虚诳语……断离间语、离离间语……断粗恶语、离粗恶语……断

  杂秽语、离杂秽语……无贪……无嗔……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

  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于世间

  之沙门、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彼即身不蛇

  行、语不蛇行、意不蛇行,彼之身业正直,语业正直,意业正直,趣正直,生正直

  也。诸比丘!于趣正直、生正直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一向乐之天界,或高贵

  刹帝利之大家、婆罗门之大家、居士大家,富饶、有大财、大受用物,多金银、多

  财物、多财谷也。诸比丘!如是,生类之生如是,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

  如是,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

  作善恶之业而相续之。”

  诸比丘!此乃蛇行之法门也。”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二四(大正藏二.二七三c)

  292二百六摩尼珠1

  一“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

  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依

  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

  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

  二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于一切之生

  类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有

  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人

  交往。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

  293三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

  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

  而言‘知’,知而言‘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

  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敬说虚诳、离间语。为使离间,于此处闻而语于彼处,为使

  离间,于彼处闻而语于此处;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

  作部党之语。为粗恶语,粗暴、粗俗而酷于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此不

  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说、非实说,说无价值、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

  语于非时。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依不善之畏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耶

  四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有贪欲,贪著于他人之财物,思:‘嗟!属于他人之

  物,令属于我’。有嗔心,以嗔恚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

  有颠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

  294无父、无生死之众生,于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道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

  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五诸比丘!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堕处、

  地狱。诸比丘!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堕

  处、地狱。诸比丘!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

  堕处、地狱。

  六诸比丘!譬如掷于空中之圆满摩尼珠,随堕而善安立。诸比丘!如是,依三种

  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四种语业

  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三种意业过失

  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七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

  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依

  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

  种。

  295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

  八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

  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

  物。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

  有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

  九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

  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

  汝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见’,见而言‘见’;如

  是,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间语、离离间语,不为令

  离间,于此处闻而不语于彼处,不为令离间,于彼处闻而不语于此处;令分裂和合,

  296说鼓励和合、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作和合之语。断粗恶语、离粗恶语,说如

  是诸之清美、耳顺、可乐、心乐、优雅而多人之可爱、多人可意之语。断杂秽语、

  离杂秽语,应时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应时而说有价值、有譬喻、有边

  际而能引义利之语。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

  一0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无贪,不贪著于他人之财物,不思:‘嗟!属于他

  人之物,令属于我’。无嗔心,无嗔恚思惟:‘令此等之有情,当活命于无怨、无害、

  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

  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于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道

  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一一诸比丘!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诸比

  丘!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依三种

  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

  一二诸比丘!譬如掷于空中之圆满摩尼珠,随堕而善安立。诸比丘!如是,依三

  297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

  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依三种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

  于善趣、天世。

  一三2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

  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

  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二五-二六(大正藏二·二七四a)、增一阿含四八.一(大正藏二.

  七八五c)。

  2暹罗本者缺以下之一节。

  二百七思1

  一“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

  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则

  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

  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

  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乃至……

  [前经参照]……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乃至……

  298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二诸比丘!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恶趣、堕处、

  地狱。诸比丘!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恶趣、

  堕处、地狱。]诸比丘!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

  恶趣、堕处、地狱。

  三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

  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

  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依

  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

  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

  299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四诸比丘!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

  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诸比丘!依三种意

  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2……乃至……”

  注1汉译中阿含一五(大正藏一.四三七b)。本经即依前经之全文,单去譬喻而已。

  2依照底本。若依此,则可加以广说前经之第一、三节。

  暹罗本者以上完结,无“……等……”之记载。

  二百八业所生身1

  一“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

  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

  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彼圣弟子,如是以离贪、离嗔、不痴、正知、□□而

  慈俱行之心,偏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上、下、横、偏,于

  一切处、一切世界,以与慈俱行,极广、甚大、无量、无怨、无害之心,偏满而住。

  彼如是了知:‘前我心微小,未修善,今我心无量,已善修也;诸有量之业,于此

  300处无限、无量’。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若此童子,已自幼少修习慈心解脱,应作

  恶业耶”

  “不也,大德!”

  “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

  “不也,大德!大德!若不作恶业,云何受苦!”

  二“诸比丘!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慈心解脱。诸比丘!男女俱[于命终之时],不

  可持此身而去,诸比丘!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彼如是了知‘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

  之恶业者,皆受于此[世],不使后有’。诸比丘!如是,比丘内观,若能修习慈心

  解脱,则资于不还果,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

  三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舍俱行之心,偏满于一方而住。如是,

  第二、第三、第四[方]、上、下、横、偏,于一切处、一切世界,以与慈俱行,极

  广、甚大、无量、无怨、无害之心,偏满而住。彼如是了知:‘前我心微小,未修

  301善,今我心无量,已善修也;诸有量之业,于此处无限、无量’。诸比丘!汝等于意

  云何,若此童子,已自幼少修习舍心解脱,应作恶业耶”

  “不也,大德!”

  “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

  “不也,大德!大德!若不作恶业,云何受苦!”

  四“诸比丘!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舍心解脱。诸比丘!男女俱[于命终之时],不

  可持此身而去,诸比丘!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彼如是了知‘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

  之恶业者,皆受于此[世],不使后有’。诸比丘!如是,比丘内观,若能修习舍心

  解脱,则资于不还果,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

  注1参照前经注1。

  二百九婆罗门

  一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

  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有何因、何缘,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恶趣、堕处、

  地狱耶”

  “婆罗门!依非法行、不正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

  恶趣、堕处、地狱。”

  302“尊瞿昙!复次,有何因、何缘,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

  耶”

  “婆罗门!依如法行、正直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

  天世。”

  “我不悟尊瞿昙所略说之广义。尊瞿昙,愿如是说法,我可得了悟尊瞿昙所略说

  之广义。”

  “婆罗门!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尊者!”

  彼婆罗门应诺世尊。世尊即说:

  二“婆罗门!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意之非法

  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耶……乃至……[第二0六经参

  照]……

  婆罗门!如是,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

  婆罗门!云何为意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意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如是,依非法行、不正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

  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三婆罗门!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意之如法

  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耶……乃至……

  303婆罗门!如是,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

  婆罗门!云何为意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意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如是,依如法行、正直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

  善趣、天世。”

  “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让覆蔽者露出,教道于迷者,揭

  举灯火于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于此处

  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乃至尽形寿归

  依。”

  第二十一业所生身品[毕]

  [广说]

  二百十十法1

  一“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何等为十耶

  二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嗔

  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

  304三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何等为十耶

  四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

  无贪欲、无嗔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

  注1汉译增一阿含四七.一(大正藏二.七八0c)、杂阿含三七.三四(大正藏二·二七五

  a)。

  二百十一二十法1

  一“诸比丘!成就二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何等为二十耶

  二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自欲邪行,劝他欲邪行。自虚

  诳语,劝他虚诳语。自离间语,劝他离间语。自粗恶语,劝他粗恶语。自杂秽语,

  劝他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自有嗔心,劝他有嗔恚。自有邪见,劝他有

  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二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二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何等为二十耶

  四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

  305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自离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自离粗恶语,

  劝他离粗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自无贪欲,劝他无贪欲。自无嗔心,

  劝他无嗔恚。自有正见,劝他有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二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五(大正藏二·二七五b)。

  二百十二三十法1

  一“诸比丘!成就三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何等为三十耶

  二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许可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许可不与取。自欲

  邪行,劝他欲邪行,许可欲邪行。自虚诳语,劝他虚诳语,许可虚诳语。自离间语,

  劝他离间语,许可离间语。自粗恶语,劝他粗恶语,许可粗恶语。自杂秽语,劝他

  杂秽语,许可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许可贪欲。自有嗔心,劝他有嗔恚,

  许可嗔恚。自有邪见,劝他有邪见,许可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三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三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何等为三十耶

  306四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许可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与取,许可离

  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欲邪行,许可离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

  许可离虚诳语。自离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许可离离间语。自离粗恶语,劝他离

  粗恶语,许可离粗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许可离杂秽语。自无贪欲,

  劝他无贪欲,许可无贪。自无嗔心,劝他无嗔恚,许可无嗔。自有正见,劝他有正

  见,许可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三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六(大正藏二·二七五b)。

  二百十三四十法1

  一“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何等为四十耶

  二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许可杀生,赞叹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许可不

  307与取,赞叹不与取。自欲邪行,劝他欲邪行,许可欲邪行,赞叹欲邪行。自虚诳语,

  劝他虚诳语,许可虚诳语,赞叹虚诳语。自离间语,劝他离间语,许可离间语,赞

  叹离间语。自粗恶语,劝他粗恶语,许可粗恶语,赞叹粗恶语。自杂秽语,劝他杂

  秽语,许可杂秽语,赞叹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许可贪欲,赞叹贪欲。

  自有嗔心,劝他有嗔恚,许可嗔恚,赞叹嗔恚。自有邪见,劝他有邪见,许可邪见,

  赞叹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四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堕于地狱。

  三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何等为四十耶

  四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许可离杀生,赞叹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

  与取,许可离不与取,赞叹离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欲邪行,许可离欲邪行,

  赞叹离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许可离虚诳语,赞叹离虚诳语。自离

  308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许可离离间语,赞叹离离间语。自离粗恶语,劝他离粗恶

  语,许可离粗恶语,赞叹离粗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许可离杂秽语,

  赞叹离杂秽语。自无贪欲,劝他无贪欲,许可无贪,赞叹无贪。自无嗔心,劝他无

  嗔恚,许可无嗔,赞叹无嗔。自有正见,劝他有正见,许可正见,赞叹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四十法者,随其所赍而升于天界。”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七.三七(大正藏二.二七五c)。

  二百十四损害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损害、根绝自己……不损害、不根绝自己……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损害、根绝自己……不损害、不根绝自己……”

  二百十五恶生.善趣

  “诸比丘!成就十法,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

  309狱……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恶生、恶趣、堕处、

  地狱……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于善趣、天世……”

  二百十六贤愚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当知为愚人也……当知为贤人也……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当知为愚人也……当知为贤人也……诸比丘!成就此

  四十法者,当知为贤人也。”

  贪品1

  二百十七不净想

  一“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二即不净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无常想、无常即苦想、苦即

  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尽想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310三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四即无常想、无我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骨想、虫啖想、青瘀想、

  穿孔想、膨胀想,[腐败想]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注1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一六0页注1。

  二百十八正见

  一“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二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二百十九偏知

  一诸比丘!为偏知贪[欲]……为偏尽[贪欲]……为断[贪欲]……为尽[贪

  欲]……为灭[贪欲]……为离贪[贪欲]……为灭尽[贪欲]……为寂灭。贪欲]

  ……为弃舍[贪欲]……为定弃[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二[诸比丘!]为了知嗔[恚]……[愚]痴……忿……恨……覆……恼……嫉

  ……悭……谄……诳……傲……愤发……慢……过慢……憍……[为了知]放逸……

  为偏知[嗔恚]……为偏尽……为断……为尽……为灭……为离贪……为灭尽

  为寂灭……为弃舍……为定弃[嗔恚……],应修习此十法。

  十集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