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直紧绷着的心此刻终于放松下来,这神经一放松,疲惫之感就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长途奔波,一回到安平镇就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烧制琉璃,一直坚持了半个月之久,方才停下,这一停,浑身就像压了一块巨石一般,身子沉的抬不动脚。
小诗见她拧着眉头,扶着腰,模样疲惫难受,连忙上前扶住她,关切道:“少夫人您怎么了?”
苏灵倒吸一口凉气,“大约是累着了。”
小诗扶着她往前慢慢走,嗔道:“能不累吗?就算是铁打的身子像您这样操劳也得累垮了!”
方才还不觉得,现下苏灵感觉连眼皮都重的抬不起来,干脆整个人都倚在了小诗的身上。小诗虽纤瘦却格外有力气,一路撑着她走到了琉璃厂外的街道上,上了马车朝琉璃坊驶去。
天色虽然尚早,但苏灵疲乏的很,便简单洗漱后上了榻沉沉睡去。
……
锦州城知府衙门后衙书房
王礼、王迎、王亦围在书案前,王礼指着书案上铺陈的一张地图上的某一处位置道:“赈灾粮无声无息的从八十万石锐减到二十万石,却无官员上报,直至武德县县令秘密上报才被揭露此事,赵友粱却也因此被段应横杀人灭口,接着就是段应横被毒杀在狱中。
山上石洞里有粮食被新挪进去的痕迹,这说明官员层层隐瞒,而这些官员恰恰就是吞掉粮食的幕后黑手,从京城路过幽州再到锦州,粮食丢失一定是发生在这一条路线上,那么赈灾粮的案子很有可能跟幽州巡抚张琦有关系”
王亦思忖道:“大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押送赈灾粮的人身上入手。”
王迎摸了摸光洁的下巴沉吟道:“只怕押送赈灾粮的人也同幕后的人是一伙的,倘若他咬死赈灾粮毫无短缺的被送到了锦州衙门,推到段应横的身上,那么我们依旧是死无对证!”
王礼陷入沉思,王亦又问道:“押送赈灾粮的是何人?”
王礼沉声道:“刚刚晋升的北镇抚使苏均!”
王亦正要说话,这时书房外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一个衙差的声音随后在门口响起:“大人,幽州巡抚张琦张大人带着圣旨来了,现在正在大堂里等着!”
闻言,三人眉头齐齐一皱,诧异的互看了一眼,王迎奇怪道:“张琦这个时候怎么会带着圣旨来?“
王亦神色微沉:”只怕是为了赈灾粮的案子来的“
王礼神色凝重的从书案后绕了出来:“不管是为了什么,先出去接旨吧!”
王迎和王亦点了点头,三人相继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大堂。
大堂的门口两侧各立着六位衙差,见到三人前来,齐齐单膝下跪行礼。
王礼摆了摆手,不待众衙差起身,径直朝大堂走去。
张琦背对而立,听见脚步声便转过身来,朝三人一一拱手施礼,三人亦还礼。
随后,张琦眯起眼,笑着看着三人道:“三位将军在这土地贫瘠缺水少粮的地方住的可还习惯?”
王亦浅笑道:“上百万百姓都住的习惯,我们又何来不习惯一说!”
张琦看着王亦别有深意的笑了一声,叹道:“哎呀,显武将军果然是个想民之所想,苦民之所苦的好将军,这不皇上也怕诸位将军太辛苦,特意下旨将三位将军召回京城,由下官来彻查段应横贪赈灾粮一案。”
果然,一语成谶,王亦的神色黯了黯,王礼的眉头紧紧皱起,王迎不甘道:“此案我们已经查了很久,临时换将岂不影响查案,皇上为何派你来调查这件案子?”
张琦呵呵笑了一声,道:“王二公子这是在质疑皇上的决定?不如您亲自回京问问,但是张某是带着圣旨来的,只管奉旨办事,三位将军接旨吧!”
王迎又要说什么,却被王亦一把拉住胳膊,王迎扭头看他,王亦蹙眉朝他摇了摇头。王迎只得作罢,跟着王礼一同跪了下去。
张琦展开娟黄的圣旨宣读开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怔将军,四镇将军,显武将军,调查锦州赈灾粮一案,募捐赈灾粮款,劳苦功高,现着三位将军回京领赏,此案暂交幽州巡抚张琦负责。着三位将军即刻回复京都。钦此。”
张琦高扬着头,神情颇为得意的居高临下的睨视着三人,道:“王将军,接旨吧!”
王礼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双手举过头顶,恭敬的接过了圣旨。
三人叩谢皇恩之后,站起了身。
张琦道:“三位将军辛苦了,日后这些苦差事就交给下官来处置。”
王礼礼貌道:“那就辛苦张大人了!”
张琦笑道:“哪里哪里!”
王礼不再理会他,王迎不悦的扫了他一眼,王亦则神色沉凝,没有多言跟着王礼相继离开。
两个时辰后,便上了马车踏上了回京城的路。
王礼端坐在马车上,搁在腿的手紧攥成拳头,王亦皱眉道:“想不到,皇上在这个时候竟将我们撤换,偏偏顶替的人是幽州巡抚,如果贪赈灾粮一案果真与张琦有关,那么将此案交予他,只怕段应横身后的官员再无可能查出来!“
王礼眸光深沉,“这是皇上下的旨,我们无力改变,何况,皇上本就一直忌惮我们王家功高震住,三弟妹在京都又深受百姓拥戴,如此想来,皇上将我们扯下来也情有可原,于王家而言,其实反倒是一件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还是收敛一些锋芒,免得扎了皇上的眼,令皇上除之而后快!”
王迎愤愤:“自古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果然一点没错,忠君爱国,功劳少了不行,多了被忌惮,普天之下做什么最难,忠臣最难!也最苦。”
王亦不无忧虑道:“此时,我们撒手不管,于我们王家是比较安全,可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却极其危险,边疆滋扰不断,如今明知朝中有祸害朝堂的毒瘤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某处生长着,不能除之,时日长久必会动乱朝纲,何况蒙古奇毒已经渗入到大理寺来,若不及早查清,必然是后患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