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礼点点头,随后又不无忧心道:“虽说此次募捐的赈灾银子不少,可是终究只能解一时之急,锦州百万百姓,总要想个办法解决生计才是。”
王亦默然不语。
次日傍晚,王迎一身疲惫之态,失魂落魄的回到了知府衙门,衙差朝其行礼,王迎也浑若未觉,垂着眼帘往里走。
“二哥。”王亦从房间里出来,恰巧看见回来的王迎。
王迎驻足,扭头看向声音来源,王亦站在不远处,正神色平静的看着他。
王迎道:“回来了,弟妹可还好?”
王亦轻轻颔首:“幸好赶到的及时,府卫折损了大半,派去保护文锦的暗卫也死了一个,不过,幸好,文锦无事。”
王迎点点头:“那就好。”活落转身就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二哥。”王亦又唤道。
王迎头也没回,似乎很累,语气有些不耐道:“干什么?有什么话一次吐干净,我赶了几日的路,现在身体疲乏的很。”
“你见到穆玖霜了?“王亦问道。口气虽是疑问,语气却是肯定的。
王迎顿时褪去了一身疲惫,背影透出一丝落寞和惆怅来,半响才口齿清晰的道:”见到了。“
王亦眉宇沉沉:”···她如何说”
王迎头也不回道:“她承认了,简单直白,没有丝毫赘述。“
王亦走他身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道:“男女事大都讲究一个缘字,她不是你命定之人,就早早忘了吧。”
王迎拿掉他的手,不置可否,径直朝自己的屋子走,同时道:“我累了,回去休息。”
这时,王礼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到走进房间兀自关上门的王迎朝王亦问道:“他怎么了?”
对于他这个样子,两人早有预料,因此反应平平,脸上并没有多少情绪。
王亦回道:“穆玖霜承认了,心情不大好罢了。”
王礼道:“如此也好,干脆利落,省的钝刀割肉徒增烦恼,二弟只要接受了这个事实,迟早会好起来的。”
王亦颔首。
王礼轻叹了口气,不无羡慕道:“你们倒好,想走就走,把这里的一切都丢给我,去见你们想见的人,我和玉儿都有两个多月未见面了。“
王亦清逸的脸上扬起一丝歉意的笑,温和道:”大哥受累了,等这里的事情一了,很快就能见到大嫂了。“
王礼白他一眼:”了?怕是没那么容易。“
……
远在京城的朝堂上,“啪”的一声厉响一本奏折摔在了黑色的大理石砖上。
朱见深怒不可揭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喝道:“一个小小的锦州知府,竟敢如此胆大包天,蒙蔽圣听,贪六十万石粮食,我大明的臣子若都是这等蛀虫,被蒙古的铁蹄踏进皇城只是时日问题!”
皇上震怒,满朝文武百官晃惶恐不已,皆敛神垂首,大气都不敢喘,唯恐殃及鱼池。
朱见深气怒的来回了走了几步,指着下方道:“若不是武德县县令赵友梁将此事秘密传入京城,只怕朕到现在还不知,锦州百万百姓竟是如此身处水深火热。杀县令灭口、贪赈灾粮、草菅人命,犯下如此累累罪行,朝堂上竟无一人知晓,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满朝臣子闻言,胆子大的尚能保持一丝镇定,胆子小的,腿都吓软,众臣骇的立刻跪了下去,俯身叩首,齐声道:“皇上息怒。”
发了一通子的火,朱见深心中的怒火减了些许,坐回龙椅道:“按照王礼所说,段应横被毒死在大牢之中,赈灾粮虽然已经寻了回来,但是以段应横一个小小的知府尚做不到只手遮天的能力,背后必有牵扯。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段应横背后的人无论是谁,敢吞掉六十万石粮食,必定是位高权重之人,查或不查于己而言说出来都不是好事,于是群臣无一人作声。
皇上扫了王越一眼,王家战功赫赫,功高震主。
再加上一个苏文锦,这天下几乎都快成了王家的天下,思及此,他眯了眯眼睛,眼眸中悄无声息的划过一丝杀气,转瞬而逝。
视线一转,他又看了看几位皇子,七皇子朱穆,体质多病,文采谋略皆平庸,难当大任,五皇子朱涌性情冲动,少谋略···
如此一眼扫过去,也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无论年纪还是出身都是大明未来的希望。
大皇子朱沉虽然为人沉稳有远识,处事果断,有聪明才智,却乃庶出,未来继承大统,名不正言不顺。
思及此,他又看向二皇子,二皇子被皇后保护的太好,皇后性情温和纯良,二皇子也被教导的性情开朗天真,不知朝堂险恶,空有满腹学问,却无治国之智。
他捏了捏眉心,朝二皇子沉声道:“朱凛,你对此有何看法?”
朱凛听到父皇点了自己的名字,立刻站了出来,面上含笑,拱手道:“回父皇,儿臣以为,既然赈灾粮已经找回,段应横也已经伏法,不如先解决锦州百姓的生计问题。此时若是大查,必定牵扯朝纲,如今边疆时常有蒙古的探子来去,两国之战防不胜防,儿臣以为此时尚不是整肃朝纲的时候。”
朝中有一半臣子闻言,点了点头,表示有理。
朱见深闻言,面上神色缓和了许多,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也并不是毫无见识和远见,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肚子里残余的一些火气也消散的干干净净。
王越的面上却露出一丝愁绪。
然而这时,大皇子朱沉却站了出来,神色凝重,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此举不妥。”
皇上挑了挑眉:“哦?大皇子有何看法?”
王越抬头看向大皇子,其他臣子也都纷纷看向他。
朱沉回道:”侵吞赈灾粮六十万石粮食、暗杀朝廷官员、视人命如草芥,如此胆大妄为,视大明律法如无物,若背后无人做靠山,一个小小知府断不敢如此猖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