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田园春色:农家童养媳

007 老奶奶

田园春色:农家童养媳 紫茶 4058 2025-10-08 17:47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荣华穿上厚厚的对襟棉袄,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才掀开门帘子走了出去。

  走出房间,外面呼啸的寒风便刀子似的刮到了脸上,刮的荣华眯着眼睛,恨不得掉头钻回被窝里。

  北风又冷,刮在脸上又疼,她摸了摸脸,怀念自己在现代时所住的地方。

  那里是江南水乡,空气湿润、鸟语花香,一年到头也遇不到一次这么凛冽的寒风,刮的风都是温温柔柔的,十分宜居,江南水土将她皮肤养的白白嫩嫩。

  荣华摸了摸自己的脸,明明才十三岁的年纪,皮肤该是水嫩嫩的,可是摸上去却觉得有些粗糙。

  这北风一刮,黄沙满天飞,住在这里,别说皮肤不好,只怕高原红都要有了。

  她抱着膀子,努力迎着风往外跑,现在刚吃过午饭,天气又冷,大家都缩在屋里不愿出门,院子里静悄悄的。

  荣家这一大家子住在一个院里,屋子的盖法,也没有什么章法可言。

  奶奶的三间大瓦房建在院子正中间,大房、二房、三房的黄泥土屋围着奶奶的屋子建着,然后这些屋子外面用泥巴糊了个歪歪扭扭的、半人高的院墙。

  按照考究的说法,荣老太太住的房间是正房,他们住的是偏房。

  这一道院墙,将原本应该是四个家庭的人,彻彻底底的栓在了一起。

  土房幸好建的也是三间,若是两间的话,孩子们娘老子们各一间,就一个门,里外进出都不方便。

  现在各房孩子们越来越大,这土胚房住着也是越来越不方便,三房有五个孩子,幸好都是女儿,挤在一起睡也没什么。

  但二房是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孩子大了,住在一起挤的很。

  荣华的爹爹荣耀祖,当初一心考取功名,所以成婚很晚,二房、三房先成的亲。

  因此二房、三房的孩子们,都比荣华大,只是都还没成家。

  荣华一边闷头跑,一边思量着,究竟该怎么在这乱世之中挣钱。

  荣华不要多,只想先勉强挣点,最起码吃顿好的,来这里快半个月了,她一顿荤腥都没见,整个人都是飘的,风一刮荣华觉得自己都能被刮走。

  像挣钱了以后盖房子这些远的不说,她现在就想吃顿肉而已!

  按照脑海里的记忆,荣华先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然后走到了村外。

  这一路上竟然一个人也没遇到,这么冷的天,可能大家都待在屋子里烤火。

  到了村外,荣华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穷困潦倒,她倒是没想到,桃源村连土地都这么的贫瘠。

  她本来是想出来转转,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吃的,但此时一瞧,别说吃的,什么都没有。

  地面上都是枯死的干草,农田里一片荒芜,土地干裂,看着触目惊心。

  荣华盯着不远处的树木,觉得那树都一副期期艾艾、半死不活的营养不良样。

  她抿了抿唇,这样的地方,确实像是会饿死人的样子。

  荣华转身离开,根据记忆,朝村外的集市上走去。

  说是集市,不过是几个村子之间流通的摆摊的地方,今天摆在这个村,明天摆在那个村,是有定数的。

  今天摆摊的地方,是在桃源村的隔壁村子桃花村,荣华估摸着走过去也就不到三里地,她就闷头走了过去。

  迎着北风走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走到了集市上,荣华觉得自己脸都被风刮麻了,她使劲搓了搓脸,迎头往摊子上走。

  此时是下午,按理说摆摊的人都该回去了,但如今日子不好过,大家都指望着能多卖出去点东西,现在还有不少人在这里摆摊。

  荣华一路走过去,发现在这里摆摊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略一思量,她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在这里买东西的人,一般都是附近村民,大家都差不多一样穷,哪能指望他们能买什么东西。

  所以那些年轻力壮脚程快的,都跑去镇上摆摊,镇上还是有富人的,购买力比在这儿摆摊强多了,所以留在这里的,都是年纪大了走不动、没办法去镇上的老人。

  摆摊的有一些卖菜的,更多的都是卖手工艺品的,说是手工艺品,其实就是自己编的竹篓、背篓、菜篮子等等编织品。

  这些编织品制作精良,以荣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只觉得精美的很。只是寥寥几个来逛集的人,却一眼也没看这些编织品一眼。

  因为这些编织品太多了,而且几乎这儿的村民人人都会编。

  大煜王朝的居民手都巧,他们似乎天生就有动手能力,编织能力一顶一的强。

  就拿荣华母亲来说,她几乎从小就会编东西,后来家里实在太穷,她也想编点东西补贴家用,可惜不太好卖,都堆积在了家里。

  编织品市场太饱和,为什么又非要编这个东西来卖呢?

  因为人人都会编东西,又不会做其他的,不编东西卖,又能做什么呢?

  想要卖东西,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好像都是编织品。

  集市不大,从这头走到那头,也就一百多米,荣华数了一下,基本上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卖编织品的。

  荣华抱着膀子,又缓慢的走了出去,她问了一圈价格,编织品最便宜,一文钱就能买一个洗菜、装菜的篮子,两文钱能买一个小竹篓,就这样还是没人买。

  “哎哟!”

  一声虚弱的呻咽响起,荣华抬眼一看,就瞧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奶奶正艰难的撑着小板凳站起来,第一次她没站起来,努力了三次才将将站起来。

  站起来后,满头白发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开始收拾那些编织品。

  她弯着腰艰难的将小的编织品一个一个的放回大背篓里,被寒风一吹,那瘦小的老奶奶站都站不住的样子,却又像是习惯了,摇摇晃晃的就是没被吹倒。

  荣华觉得心酸不已,大家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冬天就更加的不好过。

  她立马跑过去,帮着老奶奶把编织品都装了起来。

  老奶奶将装了所有编织品的大背篓背在了身上,她急忙去扶背篓,老奶奶腰都快弯到了地上,颤颤巍巍的,到底是将背篓背了起来。

  她向荣华笑,露出了一口稀疏的牙齿,笑的慈祥极了。

  荣华就帮她扶着背篓,和她一起走,老奶奶走的极慢,一边走一边和荣华聊天。

  她说:“我家不在这个村子,住得远,所以现在就要收摊回去了,不然收的晚了,人走得慢,晚上天黑了都走不回去。”

  “以前年轻的时候,一趟来回也就一个时辰,现在不行了,人老了,要歇好几趟才能走到家。”

  “今年生意格外不好做,一天了一个都没卖出去。”

  老奶奶絮絮叨叨的,像是好久都没人和她说话了,所以和荣华说了很多。

  最后,她长叹了一口气,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期望着什么,轻声希冀的说道:

  “等冬天过去了,就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