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佛道双修,赌上自己的未来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原著之中,张小凡一直都是处于一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状态之中,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认真的去追求过,去奋斗过,也因此,他的实力可以说除非是遇到了一些个大的机缘,否则的话,一直都是增长的缓慢。
要是照着原著之中的小凡的性子的话,估计就算是听不懂这太极玄清道之中的精妙之处,估计也是不会向宋大仁询问的。
不过现在的小凡却是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凡可不是原著之中的那一个张小凡,对于在这太极玄清道之中的诸多不理解的问题,小凡都直接向着宋大仁问了出来,因为侯智斌曾今告诉过他,凡是修炼,就一定要足够的谨慎,要是连修炼的功法都只是一知半解的话,万一走火入魔了怎么办!
而此时的宋大仁初为人师,见张小凡手托脸腮,听得入迷,并且还是时不时的问出许许多多的在他看来都算得上是有水平的问题,不由得感到非常的振奋。处于大师兄的权威不能受到威胁,宋大仁更是绞尽脑汁,努力的一边回答小凡的问题,一边谈兴大发,侃侃而谈,以便于显示自己的博学!
“太极玄清道修习过程从易而难,玉清境第一层境界大多数人在第一年即可修成,但往后开始,艰深困难处便显现出来,第二层一般人便要修习五年,第三层更是个分水岭,资质稍差的便一生都停滞于此,好一些的修习个五六十年也不稀奇。”
听到修炼太极玄清道竟然要这么久的时间,张小凡不由得变得张口结舌,宋大仁微微一笑,又说了下去。
“太极玄清道的主要修行法门,到第三层就大致传授完毕,往后更多的便是看资质高低,*自行修为了。修行高深的师长或会指点一二,那也仅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让弟子少走一些弯路而已。当然了,这里所谓的“弯路”,多是以百年计的。
而把太极玄清道修炼到玉清境第四层的,便是有了万法根本,可以开始同时修习其他奇术妙法以及修炼属于自己的法宝。法宝秘器一说,渊源流长,神话传说中诸天神灵大都有各自神器,威力绝伦。而人世之间,修真炼道之士以之初掌天地造化亦有莫大威力。小的可以御空而行,风驰电掣,大的更能震天撼地,毁山断流。
而法宝材质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法宝材质如何便决定了法宝修炼后威力大小,若以凡铁施展“神剑御雷真诀”,还未等攻敌,那剑已与主人一起成了灰烬。
至于青云门下,因为当年青叶祖师在“幻月洞府”中得到古剑“诛仙”,仗之横行天下,几无敌手,众后辈仰慕之余,多半都是修炼仙剑的。千年之后,剑侠辈出,几乎成了青云门不成文的规矩,便是改名叫青云剑派也无不可。
而我们大竹峰一脉我资质愚钝,这么多年只是修炼到了第五层而已,紧接着是老四何大智,修到了第四层。虽然他入门时间短于吴大义、郑大礼,但在众师兄弟之中他最是聪明,所以反而后学先至。
至于老二吴大义、老三郑大礼、老五吕大信、老六杜必书,都在玉清境第三层上苦苦挣扎,倒是小师妹田灵儿聪慧过人,自小得父母悉心教诲,虽然在十岁时才开始做砍竹功课,但修习太极玄清道却已有多年,小小年纪,居然在她十三岁那年也修习到了玉清境第四层,可以驱用法宝,是青云门中有名的早慧孩童之一,极得父母宠爱和各位师长关心爱护,苏茹更是把自己那件著名“琥珀朱绫”送给她做防身法宝。”
“师姐这么厉害啊!”张小凡听到此处,不自禁地感叹道。
宋大仁微笑道:“不错,小师妹极是聪慧,对修真一道更有天赋,师父师娘传她什么,一听就会,资质远远胜过了我们这些师兄,现下她只是修道日浅,火候不足,假以时日,她成就必定不可限量,远胜我们。大竹峰一脉发扬光大,都在她身上了。”
说罢他眼中满是期望之色,显然很是疼爱这个娇俏可人的小师妹。
接着,宋大仁又与张小凡说了些修行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正色道:“小师弟,最后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本门修行贵在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若贪功冒进,只怕贪心不足,反有大祸。成与不成,原是命定,不必强求。如妖魔外道,异端邪术,欲求不满皆欲速成,最后多半反遭天谴,可怜可悲。你要小心了。”
张小凡悚然而惊,忙道:“是,大师兄,我知晓了。”
宋大仁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道:“那就先这样吧,太极洞在后山,要把太极玄清道修炼到三层以上的弟子,才能进去修炼。在这之前,你就先在自己房里修习吧。这里很是清静,师父师娘一般也不来,你自己努力了。”
张小凡站起身,道:“多谢你了,大师兄。”
宋大仁洒然一笑,拍了拍他的头,转身走了。
※※※※※
张小凡送走了宋大仁,返身回到屋里,关好房门,心下说不出的兴奋,连早上砍竹的疲劳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
他深深呼吸,静下来,慢慢走到床上,按宋大仁传授的姿势打坐,闭上眼睛,在心中把宋大仁传授的太极玄清道玉清境第一层的法门从头到尾想了一遍。
不过小凡他却是没有任何的想要立刻的修习的意思,因为他发现自己曾经从师傅普智那里得到的功法和这青云门之中的功法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他的师兄宋大仁传授给他的玉清境第一层在太极玄清道中本是最粗浅基本的修习法门,功用只在两个字:练气。修炼之人,静坐之下,放开心念禁制诸般烦恼,引天地灵气入体行大周天运转,借此与天地一息,进而感悟天地造化。若能引入灵气在体内连行三十六个周天,则自身经脉已然稳固,可修炼更高境界。
这种修习法门,本是道教数千年来千锤百炼之法,决无任何差错疑义。此时此刻,哪怕是侯智斌来了也未必能够找到一种比这一种功法更好的入门功法来。
然而问题就在于在草庙村惨案的前一夜,普智传小凡口诀时,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修真炼气之时,务必要斩断自身与外界一切联系,体悟自性,即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般艰深枯涩的道理,由于小凡曾经跟过侯智斌一段时间,因此也是能够大致的明白的,可以说这修道和修佛的法门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不得不说,这两种功法,那两种近乎于截然不同的修习方式,却要从根源说起。
佛门道家,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来,修真之术也各自都起源于其思想流派。以道家为例,其主旨在于一个“道”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教则源于道家思想,便连太极玄清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以道家神话中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俗称的“三清”说法而命名。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而反观佛门,主旨却在“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佛家修真,注重体悟自身,照见五蕴,“能以一般若而生八万四千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佛道思想迥然而异,修习法门自然也是背道而驰,小凡能够清楚地分析出要是自己两者同时修炼的话,估计修炼的速度将会变得很慢很慢!
自己的根骨资质本来就不是很好,要是自己佛道双修的话,修行的速度绝对会慢下来无数倍,一般的人三个月就能够修习到太极玄清道的第一层,而要是两者同修的话,小凡甚至不能够确认自己是不是能够在三年之内修炼第一层成功!
然而就当他想要放弃修炼佛门的大梵般若的时候,却是想起了普智老和尚那一张苍老的脸,那一张脸上充斥着的满满的期望,不由得愣住了,这个老和尚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她却是实实在在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师傅!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却是猛地想起了一次自己的大哥和自己说过的话,他记得自己的大哥曾说过,在上古的时候,有些人曾经想要佛道双修,但是很明显想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道教的神功炼气,要张开全身七窍毛孔,引天地灵气入体沿经脉运行,以此锻炼稳固身体元气和内络经脉;而佛门的功法大部分都是要求入寂灭境界,闭塞全身意想行识,以己身为一世界,独见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
这两种修行的道路截然相反,在修炼其中的一种的时候,几乎会使得自己修炼另外一种功法的所得尽付流水。虽然也不是没有人能够做到佛道双修,并且佛道双修一定成功之后,不但资质会得到巨大的改变,而且修炼的速度会逐步的变得越来越快,和别人拉开很大的距离,一点点的拥有自己的优势。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熬过开始时候的煎熬,而这一种煎熬或者是一年,或者是三年,或者是五年,甚至有可能在你死的时候都没有成功,这是一种赌博,赌的是自己的命,自己的未来!
想到这里,小凡的心神先是一阵狂喜,随后则又是一阵恍惚,这可是一场没有任何的后悔的机会的赌局,要是自己输掉的话,那么自己就再也没有翻本的机会了,小凡不禁在自己的心中喃喃道。
然而小凡却也是非常的清楚,要是真的按部就班的修炼的话,凭借着自己的资质,根本就没有帮自己的父母报仇的机会!
自己再也不想那么的无力,再也不想没有守护自己所想要守护的东西的力量,自己真的是不甘心啊!
无数的画面在小凡的心中不断地闪过,无数的念头在小凡的心中流淌,最终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他都不希望那草庙村的一幕在自己的面前重演了,为此他需要力量,那怕这力量需要他用自己的未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他也绝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