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奇幻玄幻 干晋

第259章 朝堂之事

干晋 上官青鸾 4553 2025-10-08 01:02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芷虽然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但不妨碍她顺势提出了选官制度新增一考的事。

  言里言外都是让家族支持。

  ···

  原来,早在郭配从郭槐口中得知了这个虚假的消息后,在一次和朋友交谈中不慎露出了一句话,这才会被弘农杨氏的杨隆知道的。

  不止是杨隆,其他世家也都听到了风声,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详情什么。

  说什么的都有。

  最初只是说陛下因为后妃不贤而盛怒。

  但越传越离谱。

  对此,李羲充耳不闻,权当没听见,就现在这个情况,不管不理是最明智的选择。

  反正没人敢在李羲面前提这种谣言。

  一月后,朝会。

  李羲主动提起了选官制度的事。

  李羲是感觉自己已经给他们一个月时间了,发酵了这么久,应该提一提了。

  就算是结果不理想,也得问问。

  ···

  “诸位!”

  李羲端坐皇位之上,扫视一眼群臣后,淡淡道:“朕有一事要说,如今天下初定,形势不稳,人才缺失,官位多地皆有空缺,还需选取人才担任要职。”

  “陛下所言极是,一语道中要害。”

  邓良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言论。

  “除此之外,陛下,臣还有一言,不讲出来憋在心中属实不快,还请陛下勿怪。”

  “讲。”

  邓良就是故意这么问的,在昨天,李羲和邓良君臣二人就已经详细谈论过要如何在朝会上引出改善选官制度一事。

  李羲肯定不能做恶人,那就只能由邓良提了。

  邓良也知道自己要做那个恶人,索性不等李羲让他去做,而是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

  李羲欣然接受。

  邓良施礼道:“臣以为,除了官职空缺,人才不够外,还有一事更为重要。”

  邓良俨然是群臣之首。

  哪怕是军功耀眼、战果累累的杜尹也得在邓良之下。

  邓良能被李羲如此倚重,除了能力确实很出众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邓良出身不好。

  落寞寒门是李羲迫切需要提拔起来用于抗衡世家的。

  除了邓良外,李羲也想重用阴宠,但他确实是能力到头了。

  不堪大用。

  无奈之下,只得用杜文君的弟弟杜安。

  在登基初期分封群臣时,李羲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又走上了东汉的老道路。

  好在杜安为人很不错,德行尚可,能用。

  说回朝堂上。

  邓良说完,陆羲就问道:“何事。”

  “人与人不同,在内政或是军事方面能力也良莠不齐,有些人不善处理政务,有些人不善军事,应当仔细筛选出各类人才,让他们去做合适他们的官。”

  邓良这话已经很温和了。

  虽然已经很温和。

  但在一些反对的大臣的眼里。这也是对他们的侵犯。

  这不,邓良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邓良所言,句句皆是污蔑我等之言,还请陛下将邓良收入牢中,以儆效尤。”

  说话的这人李羲认得他,是清河崔氏的一个旁支子弟。

  李羲也是从邓良口中得知此人的能力很是稀松平常。

  他能做官,乃至是做到高官,全都是因为家族荫庇。

  只是区区一旁支就能有着这么大能量,主家岂不是更强大?

  李羲看向那个反对的人,并没有急着发表看法,而是看向了郭配和杨隆。

  杨隆会意,立马站出来呵斥道:“崔侍中。你在说什么?邓尚书所言,明明皆是实言,你却倒行逆施,说他是污蔑我等,可别把我带进去,我想的可和你不同,竖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杨隆反驳时,还很愤怒的瞪了眼那个崔侍中。

  临了的一句话也是侮辱性极强。

  果然,杨隆刚说完,那个崔侍中就驳斥杨隆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还呼吁一旁其他人跟他一起抵制。

  当然崔侍中的话没这么明显,但意思都差不多。

  但是!

  没人听他的。

  大多数人都跟看傻子似的看着他,清河崔氏主家一个为官的子弟眼见形势不对,也默默推至众人不身后,生怕和这个崔侍中牵连上。

  现在,即便是那些极少部分仍想反对的人,也发现朝堂上的局势有些不对劲儿了。

  这明显是一边性的压倒啊。

  肯定是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

  少数服从多数,毫无疑问,谁敢出来当出头鸟就下场肯定是很惨的。

  这些少数有心反对的人也都选择了沉默。

  一时间。

  崔侍中无疑成了那个众矢之的。

  等到他发觉不对劲时,已经被杨隆、邓良、阴宠、杜尹、郭配、杜安…等人群起而攻之了。

  对着他就是一顿痛斥。

  其中,以郭配说的最狠。

  …

  “这,陛下,臣…”

  崔侍中刚想开口求饶,表示自己说错话时,就被邓良打断道:“陛下,崔侍中于朝堂之上信口胡邹,分明是无视您,目无君父之徒,此等奸人,不忠不孝,臣表,当严惩。”

  “嗯,朕也是这么觉得的。”

  李羲一句话,崔侍中完了。

  官途完了。

  崔侍中跪地连连求饶,李羲无动于衷。

  他就是那个出头鸟,办了他,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有多数人支持,少数人沉默,反对的人…都不敢反对。

  因为一些人在仔细一想,忽然感觉这件事貌似也不是太大的坏事。

  虽然新增了一个考核,但选官制度的根本没变,无非就是家族里那些能力趋势不咋地的人当不了官了。

  但真正有能力的还能继续为官,无非就是不如之前那般可以让家族每个人都能当官了。

  李羲当然也知道只是这一项举措根本没法遏制世家的发展,但好歹可以选出一些真正的有能力的人才。

  也能改善一下魏晋以来的清谈风气。

  聊胜于无吧,也算是个进展。

  这件事算是正式推行下去了,从下个月正式开始实施。

  所以被举荐为官的人,还需要再考核一次筛选各类人才。

  …

  在正式实施这一制度前,邓良等人也在指定多项针对考核的制度。

  考什么,怎么考,考完了怎么分配,按什么分配都是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