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救命!误入恋综,国民天后倒追我 

第394章 全网狂欢,官方盛赞!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专辑上线后,便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各大榜单。

  一场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无数的乐评人丶教授丶文化学者,对《暗黑三部曲》趋之若鹜,奉为圭臬!

  他们开始对着这张专辑,用他们的专业,去解析去定义!

  第二天中午。

  华艺娱乐的音乐总监办公室。

  一份刚刚由平台方传真过来的数据报告,正静静地躺在桌上。

  音乐总监死死地盯着报告上的那几行字,一夜未睡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十五首歌,霸榜国内所有榜单……”

  “《以父之名》,攻陷billboard亚洲区榜首……”

  “B站相关视频,播放量……破亿……”

  他每念出一个数据,手就抖一下。

  最後,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烟圈,声音沙哑:“……怪物,真是个不讲道理的……怪物。”

  他也很庆幸,自己及时让手底下的艺人更换专辑上线的档期。

  否则,这不得被虐成渣渣?

  京城。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秦三闻,在将那三首歌循环了一整夜之後,於清晨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了一篇堪称“论文级”的乐评。

  秦三闻没有去谈论那些惊人的数据,而是从最专业的角度,解构着这三首如艺术一般的歌曲。

  【《以父之名》的编曲,是一场在巴赫与肖邦的灵柩上,与教父亡魂共舞的丶华丽的哥特式歌剧,其融合了古典丶流行丶歌剧丶说唱等多种元素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流行音乐的范畴。】

  【《夜的第七章》更是一部用音符写成的丶遵循了‘黄金时代三要素’的本格推理小说,让我感到惊艳的是,苏然通过音效和旋律的切换,我更愿意称它为‘声音的戏剧’。】

  最後,在谈到《止战之殇》时,秦三闻更是用上了“神性的悲悯”这样的字眼,称其立意之高,已经达到哲学高度。

  在这篇“论文”的结尾,这位从不夸人的老教授,给出了他的结论:

  “我们不应该再用‘流行音乐’的框架,去束缚苏然。他所创作的,是一种‘声音艺术’。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将华语流行音乐的艺术上限,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紧随其後的,是【各大媒体】的疯狂吹嘘。

  如果说乐评人的分析还带着几分“阳春白雪”,那麽娱乐媒体的标题,则简单丶粗暴丶直击爽点:

  【一夜封神!苏然用三首歌,为沉寂的华语乐坛,指明了‘下一个十年’的方向!】

  【“苏然现象”深度解读:当流量与才华合二为一,他为何总能成为那个唯一的规则制定者?】

  【怪物!怪物!他不是歌王,他是那个为歌王“加冕”的教皇!】

  而最坚定丶也最狂热的,莫过於苏然的歌迷们。

  他们没有像其他饭圈一样,拿着那些恐怖的数据去四处“炫耀”或“拉踩”。

  他们自发地,组织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网路环境保护运动”。

  在任何一个讨论这三首歌的评论区里,都看不到粉丝们的控评和争吵,只能看到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刷着同一句话:

  【请安静聆听,请用心感受。艺术,不需要比较,只需要欣赏。】

  他们彷佛在用行动证明,配得上“神级”偶像的,是同样拥有着极高素养的“神级”粉丝。

  在他们心中,苏然早已从一个值得“崇拜”的偶像,升华成了一个需要他们共同去“守护”的……信仰。

  ……

  就在全网的讨论和赞誉,都达到了沸点,几乎要演变成一场“全民造神”运动的狂欢时……

  那个在文化领域里,最权威的声音,终於下场了。

  《神州日报》文化评论版,继《一程山路》之後,再次为苏然,发了一篇由主编亲自署名的专题社论!

  文章的标题,高屋建瓴,直接拔高了整个事件的格局:

  “《从〈一程山路〉的个体关怀,到〈止战之殇〉的宏大叙事: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化偶像’?》”

  文章不仅盛赞了“暗黑三部曲”那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更是将它与之前的《一程山路》,进行了深度的内在逻辑关联。

  它指出,苏然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内核——他既能沉下身,去关照一个平凡个体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和解;又能抬起头,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去反思宏大命运的沉重与悲悯。

  在这篇充满了赞誉的社论的结尾,主编给出了官方的定调:

  “在这个娱乐至死丶流量为王的浮躁时代。”

  “我们无比庆幸,还能看到像苏然这样,依旧愿意沉下心来,用自己的惊世才华,去承载厚重的历史丶去反思深刻的议题丶去传递和平与大爱的青年创作者。”

  “苏然,不仅仅是一个被时代选择的偶像。”

  “他更是这个时代,递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