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其他小说 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

第366章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桓蹲下来,一把抱住冲过来的女儿,笑问道:“想爹爹没有?”

  “想爹爹!”

  长乐公主笑眯眯的回答,又伸手抱着赵桓的头,啪叽在赵桓的侧脸亲了下。

  赵桓大笑起来,很是开怀!

  打仗的意义是什么?

  不仅是为了开疆拓土,也不仅是为了国家,更为了守护家人,让家人能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似渣爹那样,只管自己的享乐,搞得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国家衰败,不得不对外称臣,实在不是个合格的皇帝。

  父女聊着天。

  不一会儿,皇后从偏殿来了,看到赵桓回来,无比的惊喜,连忙上前来行礼道:“妾身,见过陛下。”

  赵桓摆手道:“自家人,不必行礼。”

  皇后看着风尘仆仆的赵桓,柔声道:“陛下一路奔波劳累,妾身让人准备热水,陛下沐浴一番。”

  赵桓道:“皇后安排吧。”

  皇后布置了下去,带着女儿和赵桓聊天。

  赵桓见女儿性格开朗活泼,没有半点娇惯,眼中也满是喜欢,赞许道:“皇后把女儿教导得很好,很乖。”

  皇后一脸慈爱,说道:“女儿的性格像陛下,很是开朗活泼。”

  赵桓也是笑了笑,和皇后聊着天,也逗着孩子。

  没过多久,宫女说洗漱的热水准备好了,皇后让宫中的嬷嬷带长乐公主下去玩,亲自伺候赵桓沐浴。

  久旱逢甘霖,免不了研究昆字诀,双方沙场练兵。

  许久后,一切才平息。

  皇后也有些累,毕竟久不作战,经不起长时间的折腾。

  皇后把皇帝的头发擦干,让赵桓披散着头发,又让人准备了酒肉饭菜,亲自伺候赵桓吃饭。

  赵桓吃完饭,头发已经干了,皇后亲自给赵桓梳好发髻戴上了冠帽。

  她坐在赵桓的身边,柔声道:“陛下,如今有一件事儿,妾身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桓问道:“什么事儿?”

  皇后回答道:“太子今年十二岁,虚岁都十三岁了。这个年纪在民间,有些都已经娶妻了。”

  “朝中有命妇,试探妾身的口风,问妾身什么时候给太子选妃。”

  “毕竟,东宫需要太子妃。”

  皇后问道:“关于太子选妃的事情,妾身一时间没有想清楚,是早一些选妃,还是晚一些选妃呢?”

  赵桓没有直接表态,反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皇后道:“妾身听陛下的。”

  赵桓哑然失笑道:“你这个当母后的,难道没有半点的想法?”

  “没有!”

  皇后摇了摇头,说道:“太子聪明,有自己的想法,妾身不想干涉太多。再说太子妃的人选,也关系朝廷,不是小事情,妾身不能随意安排。”

  赵桓想了想,回答道:“那就再等一等,选一个中等出身的就行。”

  太子妃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普通出身就行。普通出身的太子妃,不会形成外戚独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外戚反而是助力。

  如果太子妃选择了高门大户,女方家族底蕴太强,那么太子妃以及未来皇后的身份,就会反哺外戚家族,反而影响朝政。

  太子娶高门大户的女子联姻,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是需要助力才这么办。

  太子显然不需要。

  赵桓也没想过牵制太子,儿子有能力,就放手让他去历练。乃至于将来的一些战争,也要放手让儿子去,才能真正磨砺他。

  皇后得了明确的答复,心中没了挂念,不再管太子妃的事情,反正皇帝安排就行了。

  皇后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出征在外,前两个月还有一件事。”

  赵桓问道:“什么事?”

  皇后回答道:“那时候天气正寒冷,对老年人很不好,种师道曾经在枢密院昏倒过一次,多亏有人及时发现,喊了御医去救治,才及时救回来。”

  “即便如此,种师道也躺了一个多月。等到天气暖和些,老人家的身体才慢慢恢复。种师道的身体不怎么好,陛下要有一个准备。”

  赵桓顿时眉头微皱。

  历史上,种师道早就死了,是活生生气死的。在种师道死后,金国就大举进攻,没过多久就攻破东京城,发生了靖康耻。

  因为赵桓的原因,种师道不仅没有死,反而一直在枢密院担任枢密使。之前,他的身体都很不错,如今愈发苍老。

  人就是这样,年老后一场大病,就开始大不如前。

  赵桓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朕会处理这件事的,这个消息很重要。”

  皇后和赵桓聊着天,夫妻一番畅谈,赵桓起身回了垂拱殿处理政务。

  他回到垂拱殿,派人把朱伯材喊来了。

  朱伯材是皇城司的负责人,是赵桓的情报头子,确保后方的一切稳定。

  赵桓先勉励朱伯材在后方的功绩,因为总体上很稳定,东京城后方没有出任何的乱子。

  这有皇城司的功劳。

  一番勉励后,赵桓说道:“岳父,朕离开快一年,东京城有什么重要的消息没?”

  朱伯材回答道:“仰赖陛下神威,加上朝中有李纲等官员,东京城没有大的动荡。只不过发生了件影响有些大的事情,事关太学生。”

  赵桓身体前倾,问道:“什么事情?”

  朱伯材回答道:“太学生中,有一个名叫聂阳的学子,是蜀中人。”

  “他在太学读书期间,去了青楼狎妓。没钱后,就去大相国寺借钱。”

  “连续借了几次,最后利滚利,要偿还的银子多达到上万两。聂阳还不了钱,竟然吊死在了太学中。”

  赵桓眸子中,掠过了冷厉神色。

  一个太学生狎妓和借贷,风气太差了。

  大相国寺是一个清净的寺庙,却如同市井般放贷,更是不合适。

  两件事都要处置。

  赵桓吩咐道:“岳父,你亲自去调查大相国寺的情况。尤其借贷的情况,朕要完整的消息。另外太学生中狎妓借贷的情况,也一并调查。”

  朱伯材道:“臣领命!”

  一番交谈,朱伯材告辞退下。

  赵桓翻阅政务时,周瑾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种枢密来求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