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其他小说 全家惨死,我来京城杀夫正道

第101章 上门搜查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了第十日。

  赵大夫终于抬手放了李承赫。

  但仍然不允许李承赫和谢绾离开村落。

  他抚了抚胡须,对一旁的二牛说道。

  “近日老夫要出一趟远门,不便再照看他们夫妻二人,就让他们先住在你家中吧。”

  “病人身体尚未痊愈,尚需要静养,平日就在你们院中行动吧,不要出去乱跑。”

  二牛憨笑着,连连应下。

  谢绾搀扶着“未愈”的李承赫,像即将出远门的赵大夫到了谢后,跟着二牛离开了赵大夫家中。

  二牛的家就在村东头大柳树的对面。

  赵大夫的家则在村西边,从赵大夫的家到二牛的家中,需要绕过整个绿源村。

  此时不是天色熹微的清晨,而是午后阳光闲散时,绿源村的村民三五成群坐在外头闲聊。

  二牛引着谢绾和李承赫往家中走去时,村民们都围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哟,早听说赵大夫救了一对经商的夫妻俩,没想到生的这般俊俏,等病好了定要多来家中小坐。”

  “是啊,昨天孩子她奶泡的那一罐酸萝卜开封了,待会儿二牛给你家送去两碗,不知道城里来的客人好不好这一口。”

  “那妹子,你们夫妻俩有孩子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带来咱们村里,咱这儿别的不多,孩子……”

  话说到一半,看着憨厚的二牛狠狠瞪了她一眼。

  妇人立刻住嘴,眼底闪过些后怕来。

  其他正在聊天的妇人,也都纷纷止住话音,朝谢绾这边看过来。

  谢绾眼神一凛,心底疑虑更重,可这种时候,只能当作没听懂。

  笑着回应那妇人,“等夫君身体痊愈,我们从京城折返南下时,定带上孩子一起,谢过赵大夫和二牛哥近日来的照拂。”

  妇人急忙摆了摆手,不再搭话,神色之间有些讪讪。

  谢绾没再多问,跟着二牛往村东头走去,心底的疑虑却越来越深重。

  她给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李承赫使了个眼色,想从他眸中得几分确认。

  谁料,往常机警又敏锐的李承赫不仅没有给她想要的反应,反而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谢绾一噎。

  这什么眼神?

  谢绾没再理会他,转而暗信看路。

  殊不知,李承赫的心头,却始终萦绕着谢绾刚才的话音。

  她,叫他夫君……

  这是她头一回这么叫他。

  原本落水伤寒昏迷,在绾儿面前丢了面子,他这几天都懊恼至极。

  可若是在这里能与她做一对寻常的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这群农人一样,也许,他还应该感激这场水患……

  ……

  到二牛家的院子中,那日惊鸿一瞥的穿着红色棉裙的胖妇人,仍然在院中,笑着跟谢绾打招呼。

  “好标志的小娘子啊。”

  她那熟悉的背影,让谢绾的心垂至谷底。

  不是错觉。

  这胖妇人就是那日看孩子的妇人。

  可那群孩子呢?

  谢绾眸光在院中扫视一圈,发现这小院看着不大,却摆得满满当当。

  院中种了几垄蔬菜,新生的青菜冒着绿意,长得极旺。

  黄瓜、西番茄、豆子都种了两排,还有紫色的茄子跟朝天的红辣椒,一波长熟的还没采摘,新生的便又要冒尖。

  各色农具和日用家什靠着砖瓦房的左侧摆着,屋檐下摆着几双洗干净的草鞋,晒着太阳。

  没有任何孩童生存的痕迹。

  就是普通的农户家庭。

  “大妹子,你在看什么呢?”

  那胖妇人姓许,长的面憨鼻厚的,一边走过来搀着谢绾,一边打量着她,“可是在找什么东西?”

  谢绾虚虚一笑,遮掩地说,“多谢您收留了,头回住这样生机勃勃的院子,有些好奇,没忍住多瞧一瞧。”

  许大嫂顿时笑开了,“哈哈,我当什么事儿呢!你们是村子里的贵客,喜欢的话,想住多久都成。”

  许大嫂吩咐二牛去将晌午剩的青菜团子拿厨房热一热,而后笑着给谢绾和李承赫介绍道。

  “赵大夫人虽好,可家里没有婆娘,平日吃饭都是对付了事,这些天苦了你们了。”

  “后院还有两只老母鸡,今晚给你们宰了炖汤,补补身体,”

  “这边东厢房是整理过的,留给你们夫妻二人用,里头床褥都是新换的。”

  许大嫂引着谢绾和李承赫二人朝东厢房走去,同时交待她们。

  “西厢房放的都是些陈旧的杂物,你们不必理会,里头有野猫野狗什么的闹出点儿动静来,你们不必在意。”

  “我和你们二牛哥就住在正房,日常都在家中,你们有什么事儿招呼一声便可。”

  推开东厢房的门,里头虽然简朴,但胜在干净。

  榻上铺着青色的棉被,被子上还绣了一对野鸳鸯。

  许大嫂给二人倒了两杯凉茶后,示意她们坐在那边的宽凳子上。

  “你们坐着歇歇,我去给你们端点儿吃的。”

  谢绾怎好意思真当客人,急忙起身道:“我跟您一块?”

  “不用不用。”

  许大嫂不等谢绾反应,已快步离开厢房,临走时,不仅关了门,还门闩从外头扣上。

  门闩叩落的声音,让谢绾和李承赫看向彼此。

  李承赫苍白的唇色动了动,眸光垂落,手指按在粗陶做的茶碗上,也不嫌弃,正要喝一口润喉时。

  “等等!”

  谢绾叫住他。

  瘦削的手指攥住他的手腕,冰凉的触觉像是冬日的雪花落在其上,渗进心底一般。

  李承赫强压住那陡然升起的酸涩之情,讶异地看着她,“绾儿……”

  谢绾夺过了他手中的茶碗。

  只见粗陶制作的褐色茶碗里,零星漂浮着几片碎茶沫子,放了很久的陈茶,颜色发乌发黑。

  但谢绾在意的不是这个。

  她眉头紧皱,手指点了点茶汤,在唇间一抿,接着,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茶里放东西了。”

  她淡淡道。

  李承赫眸光一变,隐染焦急,“那你怎么还喝!”

  谢绾嗤笑一声,将那茶泼在桌子后面挨着墙角的暗处,盯着那晦暗的水渍,幽幽道。

  “这里头放的东西,你很熟悉。”

  李承赫眸光落在另外一盏茶上,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

  他不可置信地开口,“是……”

  “春药。”

  谢绾淡声回应。

  此话语毕,二人坐在令人发寒的木板凳上,久久无语。

  谁能想到,偏僻村落里,不过是寻医问诊的功夫,竟然能惹出这样的诡异之事来。

  无论她跟李承赫有没有撒谎,是不是真的夫妇,也没必要拿这种东西来考验她们吧?

  而且把她们孤男寡女塞一个屋子里的,又放了这种东西,是想干什么,想让她们赶紧圆房生孩子吗?

  对了。

  孩子。

  谢绾好像抓住了关键点,正要深想时,外头忽然传出一阵嘈杂的声音。

  没过多大会儿,许大嫂又进了屋子,神色看着不大对劲。

  她先是往茶碗的地方看了一眼。

  只喝了一碗。

  心底有些不悦,但此刻没时间关注这个了。

  她反复交代谢绾,“大妹子,你和你女婿好好待在屋里,千万别出来,外头又过来征兵了,到时候好好的小伙子,被拉过去当了大头兵,到时候有苦说不出啊!”

  谢绾担忧道:“强征?那二牛哥呢?”

  许大嫂摆摆手,“不用担心他,他跟里正混的熟,再征也征不到他的身上,你们是生面孔,怕到时候里正说是非,强征过去。”

  “行了行了,我得赶紧出去了。”

  许大嫂不再多言,将手里端着的那一盘子青团摆在桌子上,而后快步离开。

  门,依旧锁上。

  脚步声离开后,李承赫冷声道,“她在说谎。”

  谢绾不解地看着他,“哦?”

  李承赫嗤笑一声,“安朝所辖区县,确实要征兵,随时补充军队的后备力量。”

  “但每户出兵的人家,皆会补偿五十两白银。”

  “入了兵营之后,还有俸禄、火食、职级。”

  “便是身死,官府也会下发一大批安葬的银子。”

  “因此,民间对于征兵并不反感,反而巴望着家里能出一个壮汉被选上,吃上官粮,绝不可能这般躲躲藏藏。”

  “应该不是来征兵的。”

  李承赫想到某种可能性,眸光微闪,“也许,是救兵。”

  ……

  绿源村外,大柳树旁。

  几十个村民围着那一支十几人的差吏,叽叽喳喳说个不听。

  “里正啊,您也知道我们绿源村最是老实不过,怎么可能私藏贼寇?”

  “您治下的民风您还不知道吗?”

  被围在中间的老爷子,摸了一把花白的胡子,无奈道:“不是老朽为难你们,这是镇里的吩咐,要求每家每户必得仔细盘查清楚,宁可错杀不可防漏。”

  “让一让,让一让。”

  二牛扶着当初发现谢绾和李承赫的三爷,撇开人群,来到了里正跟前。

  里正看到他后,忙拱手道:“老爷子,不歇晌午了?”

  三爷哼了一声,便是皱纹的眼睛的精光一闪而过。

  “被你们吵醒了,还怎么睡?”

  里正急忙告饶,哭笑不得,“三爷,这实在是镇里的吩咐,要求全部村子都开始盘查,一对夫妻俩,年约三十左右,看着面善,实则是心狠手辣的人,但凡捉到她们或者看到她们的踪迹汇报上去,赏银五千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