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其他小说 三国:我选董白,貂蝉你哭什么

第104章 曹阿瞒充满危机,蔡伯喈欣慰钦佩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位先生,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的黄巾贼有些非比寻常呢?”

  曹操皱着眉说道。

  他觉得,黄巾军中有高人出现已经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了。毕竟在这个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的时代,没有哪个饱读诗书,熟读兵法的人愿意帮助贼寇。

  先前是颍川黄巾出了个辰冬,全歼陈留五千兵马,斩杀张超!

  现在,又有青州黄巾跨郡而来,直接夺取了陈留!

  并且这其中,还有颍川黄巾相助。

  要知道,青州黄巾和颍川黄巾八竿子打不着,他们从未有过联系。结果还没见面就配合了起来,而且第一次配合就如此的默契,这难道是巧合?

  荀彧也是一点就透,他道,“主公的意思是青州黄巾背后那位高人和颍川黄巾背后的那位高人是同一个,都是辰冬?”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恍然大悟。

  “我就说吗,黄巾贼怎么可能用的出这么精彩绝伦的计谋!”

  “这个辰冬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要帮助黄巾?”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青州黄巾军应该会与刘岱爆发冲突,以刘岱的能力只怕难以应付。如果他被黄巾军斩杀,兖州必然大乱。到那时,主公便可趁机北上,主持兖州大局!只可惜啊,一切都被人给搅了。”

  他们在豫州待着并不舒服,时刻被袁术牵制,根本发展不起来。

  豫州的人才要么还在观望,要么都投靠袁术去了。谁叫袁术的名气比他大,出身比他好呢。

  这么长时间了,他既没有扩充多少兵力,也没有获得多少税收。至于人才,除了周喁的加入,其他的还是原班人马。

  所以,要是能去兖州发展,必然是鱼翔大海,鹰击长空!

  没有人再能够阻挡他们的发展。

  “主公,听您这么一说,我的后背突然有些发凉啊。”

  这时,戏志才突然表情凝重了起来。

  曹操连忙问道,“先生有何发现,快快讲来。”

  戏志才道,“现在可以肯定,青州黄巾攻取陈留,就是那位辰冬在背后谋划。他先是让颍川黄巾骗走我们和袁术的粮草,利用我们和袁术的矛盾化解危机。以至于现在,我们和袁术都处于缺粮少粮的状态,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他又让青州黄巾占据了陈留,与颍川黄巾连为一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也可以说,是一道坚固的屏障!退,可以据守司州;进,可以夺取兖豫!”

  “此人之谋,远在我等之上,主公不得不防啊。”

  荀彧在一旁听着,不断地点头。

  他道,“志才之言很有道理,只是颍川黄巾不足为虑,只是青州黄巾也不足为虑。可如今这两股黄巾聚为一体,便是心腹大患,主公不可不早做图谋啊。”

  听他二人这么说,曹操顿时有了紧迫感。

  好不容易有了豫州这个平台,他可不想一辈子窝在这里。

  他连忙问道,“我该如何去做,还请二位先生教我?”

  荀彧想了一下,对曹操说道,“主公,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位辰冬……应当是朝廷中人。”

  “朝廷中人!”

  曹操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他问道,“朝廷中人,怎么会去帮助黄巾贼?”

  此时,戏志才也是身体一震。

  他惊讶地看着荀彧,问道,“文若莫非觉得,他是那位?”

  荀彧认真地点了点头。

  见这二位关键时候打哑谜,可把一旁的曹仁夏侯惇等人急坏了。

  夏侯惇道,“我说二位先生,你们说的那位到底是哪位啊,能不能把话说清楚。”

  “就是,到底是谁啊,难道还不能说他的名字?”夏侯渊哼道。

  “难道他的名字,不是叫做辰冬吗?”曹仁有些懵逼。

  荀彧认真地摇了摇头,“辰冬应当只是化名,他的真实身份,应当是夏辰,夏子耀,当今天子亲封的丞相!”

  “什么!”

  夏侯惇等人震惊地跳了起来。

  “辰冬就是夏子耀,他不是董贼的人吗,怎么跑来帮助黄巾?”

  这一次,就连曹操也有些迷糊了。

  “这才是我担心的地方啊。”荀彧长叹道,“董贼手握重兵,本就不好对付。如今又拉拢黄巾,在陈留颍川拉起了一道防线,他这是要复出关东,图谋天下啊。”

  一想到董卓的实力逐渐壮大,荀彧就忍不住担心起了天子的安全。

  董卓的实力越强,天子就越危险。

  两年前他只是废帝立新,如今只怕是要取而代之啊。

  大汉的江山,危矣!

  “你说得没错,如果辰冬真的就是夏子耀,董贼必然图谋甚大。”曹操咬了咬牙,“只是可恨,如此人才居然效忠了董贼!”

  “主公,如今天下诸侯各自为战,相互结仇,想要组织联军讨伐已经是不可能了。为今之计,需先告知袁术,停止争斗。其次拉拢刘岱和刘宠,将陈留黄巾赶出去!只有这样,兖州和豫州才是安全的,才能遏制董贼东进的意图!”

  荀彧说道。

  “好,我这就去写信!”

  曹操一连写了四封信,分别让人送给袁术,刘宠,刘岱,以及袁绍。

  虽然袁绍远在冀州,但他既是当初的盟主,如今的实力又越发的强大,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在对付黄巾的时候必然要轻松许多。

  另一边,夏辰一行人来到了洛阳。

  时隔两个月,重新回到洛阳。

  经过两三个月的修建,洛阳城已经恢复了不少,城墙残破的地方,全都修补好了,现在蔡邕他们正在搞城内的建设。

  看到夏辰回来,而且还带了不少百姓,蔡邕和朱儁都有些惊讶。

  “丞相,这些百姓是从何而来?”

  他们一心修建城池,对外界发生的事情,没有那么关注。

  因此,消息还没有传到这里来。

  夏辰道,“这些都是青州来的难民,他们无处可去,正好填补司州的空缺。”

  “我挑选了两万民夫,帮助你们修建城池,其他的,则安排在了各县之中,让他们开垦土地,修建房屋。”

  “原来如此。”蔡邕见夏辰果然一心为民,更加的欣慰和钦佩。

  “我们现在倒是不缺人手,只是修建城池道路的地板砖制作起来十分麻烦,估计要耽误一些时间了。”蔡邕说道。

  “修建道路?”夏辰一愣,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抹灵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