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历史军事 解密缔世背后的故事

第4章 第5章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4.5两章的概念其实都是一样的,你压制老股东提拔新人取代老人,不可能没有反噬和波动。

  更何况曹昂和颍川士族的对抗已经上升到了权利的争夺而不是财富的争夺了。

  故而明争暗斗和各种的较量都在秘密进行着。

  而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影卫和亲卫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会更高,存在也更为必要

  而皇帝和大臣下棋的同时,也在试探着孙子的斤两。

  他会让许虎和大臣们关系更好,还是关系更差。

  他会不会无条件相信自己安置在他身边的人?

  他怎么看待上书房的这些丫头们。

  没有办法不去试探...

  爷孙的亲情在,可奈何家族和国家的继承人必须是一个聪明人,一个有心思不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一个看得透局势又懂得临机制变的人。

  当他坐上了那个位置的时候,他的第一身份是帝国的皇帝而不是太孙的爷爷....

  这才是一个优秀帝王最大的觉悟。

  大魏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没有什么可以比这个还要重要。

  那么来说爷孙的设定...

  我特别喜欢永乐和宣德这一对爷孙...

  可放在汉末似乎这对组合并不好用。

  且不说曹昂作为一个只活了二十岁便死在了宛城,在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的人上限到底会有多高。

  我不觉得封建帝王之中又几个文治武功比得过永乐大帝的人。

  除去祖龙、汉武、贞观、洪武这几个人以外,没有人能说自己比朱棣更强更优秀...

  故而即便我是永乐和大明的粉丝,我很喜欢这位帝王,可我也不愿意把两个人这么直接的画上等号。

  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这么一个人物如果活下来,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了。

  首先他应该是一个尚武的人,从小长在军队里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故而不可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和善皇帝,既然尚武,就多半强势果断。

  其次,他应该是一个仁爱的人,一个在宛城保护父亲丢了性命的儿子,一个亲眼见过黄巾起义的孩子,一个侍女所生的大公子....他应该是一个忠孝仁爱的人...对百姓有着怜悯,作为一个从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见过哀鸿遍野的他,应该更渴望和平和一统。

  最后,他应该是一个杀伐果决的人。

  我没删掉宛城张绣叛乱这一段,我选择让他带着伤痛活着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人的涅槃,也是一个灵魂的升华...

  他会夹杂着所有的优点和性格更加坚强的活下去,为了实现那个梦想,坚毅而又可以不择手段....

  那么如此看下来,如果曹昂活下来他会很像朱棣吗?

  难说,但我觉得已经有了65%的相似程度了。

  他强势尚武?忠孝仁爱,渴望和平,杀伐果决....

  似乎这么说一切又都能对得上。

  可他又一个多了这么一点什么。

  一个“嫡长子”所应该拥有的自信(刘夫人亲子,后过继于曹操正妻丁夫人),一个继承了父亲梦想却没办法完成他的不孝儿子(他的时代、身体、强硬的半对抗策略注定没办法三分一统),一个恨透了士族欺凌百姓不择手段的皇帝(他的亲娘是一个陪嫁、侍婢之类的女子,而且曹家本质上不算是士族所以他很难在精神上和士族产生共鸣,),一个亲眼见过黄巾起义和哀鸿遍野的无力少年(黄巾起义是184年,根据史料推断他大约7-8岁左右,)

  他应该更有嫡长子的自信,憎恶拉帮结派的士族,怜悯无辜受难的百姓

  有着继承父亲遗志的豪情壮志,或许也有代汉称帝的心酸和忏悔。

  取代了汉室,可以背负千古骂名,可至少一定要做的比汉朝更好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压力、责任、期许、和制衡各派的任务都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于是乎这么一个虚构的人物就逐渐在推论之下变得丰满且有了他自己的样子。

  他是一个自信且又不自信的长公子。

  出身嫡长子却没能开疆拓土,三分一统。

  他是一个爱憎分明又怜惜百姓渴望结束战乱的人。

  也是一个厌恶士族期望改变这个汉末格局的先行者。

  可他能一直压制士族吗?能拒绝合作死杠到底吗?似乎又很难,似乎这是曹操都做不到的事情.....

  作为一个真实存在过且再一次重获新生的人来说,他的人物刻画和性格是一个高难度的事情。

  和虚构的太孙、真实存在且有史料可查的司马懿、曹真不一样....

  他需要一点点去临摹,一点点去思考和落笔....也需要大家一点点的接受和认可.....

  感恩陪伴,感谢聆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