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历史军事 农家的悠闲日子

第298章可是缺人手

农家的悠闲日子 季夜天 7183 2025-10-10 18:46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才不会扒心扒肺的等这么久…若是让同行知道了他做出那样的残次品,这不是让人戳自己的脊梁骨吗!

  看他这不言不语的模样,在古代生活了十几年的胡小满,如何不懂古代匠人对传统工艺的刻板。简称死脑筋。

  她道:“在你老的思维中,人的一生可能只盖一座青砖瓦房,为什么不多盖?一是因为青砖质量过好…你老别瞪我。”

  老王把鱼目眼珠狠狠翻了个白,特别不待见这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胡小满认真的接着道:“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青砖的价格太高。老百姓吃饱喝足之后的奋斗目标,不就是盖一栋气派的青砖瓦房吗?咱们烧制的红砖人力和物力全都减半,卖出去的价格自然也低廉,同样也给地里刨食的老百姓一个盖新房的机会。有什么不好?”

  东西不好!老王动了动褶皱的嘴角,把反驳的话咽回去。因为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也赤裸裸的透出一个问题,商人逐利。

  自己巴巴了半天没人理,胡小满摸摸鼻尖儿,不跟他一般见识。都说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点脾气,不给面子这种事儿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忍了。

  “一切筹备齐全后就开工,现在随我回村招募人手。”胡小满才不管老王的死心眼子里面在想啥,拍了拍他的肩膀便径直走开。

  老王匆匆与留守在此地的儿子说了一声,追上胡小满与她一同回村。

  ………

  胡家村内。

  胡小满拿起早在半月前就躺在她办公桌上的人名册。册子上记录的都是村中想要翻盖新房的人,和必须翻盖的人家。

  召集人手的事情交给图娅和二宝。

  胡小满与几个工匠开会。

  她稳坐在长木桌后,冷着个脸,将目光放到刘小飞身上,“独轮车打造的如何了?”

  少年一如既往的放不开,他囧囧道:“还差……差四辆。”

  两个月之内让他与另外一名铁匠外加三个学徒,打造三十辆完全铁造的独轮车。他竟然还差四辆?胡小满鼻子里出了口气,冷声道,“可是缺人手?”

  岂止是缺人手,也是技术不到家,慢呐。刘小飞哆哆嗦嗦的,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整个人跟个木头似的杵在那儿。

  另外一个工匠比他鸡贼,躲在铁铺里继续干活,让他来顶包。

  刘猎户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个年轻人被胡小满的冷眼瞪得直打哆嗦。他上前一步,解围道,“那几个学徒都是刚上手,好多事儿不懂,慢点也情有可原,里正在给他们几天时间,我找人去帮忙。”

  嗯了声,算是答应了。胡小满继而询问向大,“大车可做好了?”

  “做好了。”

  同样是三十辆大车,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向大早就将做好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晓飞满脸通红,深恨自己不争气。当初他是第一个被留在胡家村的匠人,现在连这点儿最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他深感愧疚。

  梯子,木架,砖坯子,箩筐,背篓,扁担,在这个出行靠走,说话靠吼的时代,这些东西必不可少。独轮车用来推碳,大车用来拉粘土,哪一个都不能少。

  胡小满细细的边询问,边说边写,与老王商议着,将所需的东西都过一遍,力图尽快开工。

  “向大跟刘小飞,你们每个月能造出多少东西来?”她严肃的面容犹如一尊煞神。

  向大挺直了腰背道:“大木车的话,一个月十五辆没有问题。”

  刘小飞整个人绷得像块铁一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确定道,“十辆?十二辆也行。”

  “下个月的这一天,让我如数看到东西。”胡小满让刘猎户留下,挥挥手,让其他人都散了。

  她松弛下来,靠在椅背上,喝了杯水,“我那弄了瓶好酒,等会儿你提上,晚间找老王喝一杯,聊聊天唠唠嗑。他要是有什么想法,回来了跟我念叨一声。”

  这也是让他去套话呢。刘猎户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村里这段时间要盖新房,肯定乱的很,师傅带着护卫队多辛苦辛苦,别出了岔子,外村人进入要做统计,人手不够就再招几个。”

  “我明白,”刘猎户一一点头,记下。

  村子虽然不大,但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整天飞。胡小满将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掐掐眉心,接着道,“红薯地跟蔬菜大棚,现在谁看着呢?”

  这两片地方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心,白天夜里都要有专人看守,就这还有人逮着空子把大棚破坏一块,偷摘青菜。

  无论到哪里都缺少不了鸡鸣狗盗之辈。抓住狠狠打一顿,下次他还接着犯。没专人看着,那是真不行。

  “狗蛋儿管哪一片呢。”提起未来女婿,刘猎户脸上泛出点笑容,矜持的夸赞道,“那小子上过几年学堂,打算盘还会记账,还不错。”

  胡小满也跟着轻松地笑起来,道:“狗蛋儿跟豆豆什么时候成亲?”

  “等忙过这段时间不迟。”

  “到时办得风风光光的,好好热闹热闹。”

  有关这样的话题说多了,难免引起伤心处,胡小满适可而止,转而说起别的。

  …………

  村中开会专用的空地处。

  一听要开会,大家伙全都聚集于此,嗡嗡的,男女老少嬉笑怒骂,总角孩童跑跑跳跳,沸天的热闹。

  胡小满踩着石头,让自己高出人群,站了一会儿才抬手示意大家伙安静。

  场面静下来之后,她拔高声音道:“这次的开会内容是修缮房屋。先盖学堂,大家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少都是心意。等我说完了就去找宝碌和冬至报名。”

  话虽然说得很明白,但是她没将事情讲完,底下又热闹起来。

  许久不曾露过面儿的族长,带头表示愿意尽力出资捐建学堂。有人出头,便有人跟着附和,大半的村民都表明会出资。

  “没钱的,俺们就出力。”突然有人喊了一句,许多的人都跟着附和,气氛空前高涨起来。

  每次开会都是如此,等他们议论得差不多了,胡小满再次向下压了压,双手示意他们安静。

  “这次不光要建立学堂,还要建立女学堂,专门教授各家的姑娘认字,记账,绣花,织布,缝衣,让他们明事理,会思考,懂进退。”

  这段包含着精神力的话,传到每个人耳中都让他们发愣,回过神来,就犹如热油锅里加清水,炸了。

  “哎哟,我的天,女子都去上学了家里的活计谁干?”

  “从来没听说过女孩子也可以进学堂。”

  “这家伙,又男娃拱,还要供女娃,这谁供得起?”

  “女孩子懂得三从四德就够了,学那么多有啥用啊?不还是人家的。”

  “娘家人把闺女培养得再好,过个十几年不还是得送到人家手里。这还上学堂呀?没用…”

  “再说了,知道的多了翅膀硬,不服管教了。”

  “小满是知道的多,也能干,你瞅瞅她那还有个女孩儿样。”

  “不管谁娶了她都是福气。但谁敢呐。”

  “哈哈哈……可不是咋的,一般人镇不住她。”

  众人的议论纷纷嘈杂不堪,听到有人叫自己的舌根子,胡小满都懒得奉献表情。

  建立女学堂的事情,早在几年前她就想做。听一听众人的议论,就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不过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这回有大肆重建学堂,女孩子进学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至于舆论?去他妈的……

  没有她胡小满干不成的事儿。

  不厌其烦的回答每一个询问确定女学堂真假的问话。同时告诉他们,只要想学习,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

  “咱们这次要盖的是砖瓦房,一栋不大不小的院子大概需要将近十两左右,愿意修整房屋的回去准备银钱。同时也招工百人,都是体力活,每日二十文钱,中间有一天的休息日,有意者去报名。”

  将最后的事情说完之后,胡小满让人散了。她也口干舌燥,累的不轻。

  招募人手的事情,两天之内便已办好,百人都要经过精细挑选,又耽搁了三两天才完事儿。

  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是挖送粘土,再将其一小部分老实,嘴严的选出来,往砖窑那里去干活,无论是打泥浆,做砖坯,晾晒,进窑,都需要的人手。

  将所需的工具和人手全都安排进大山中,胡小满亲自去监督。

  砖窑厂第一次投入大规模的生产,而且还来了那么多的人,若是有人走露了口风是件很麻烦的事,胡小满是来坐镇的。

  她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与这些人讲明利害关系,还有每个人能得到的实际利益。暗地里给在砖窑厂干活的村民涨了工资不说,每家的房屋用砖她权全承包。当然了,这些事情的前提就是不能走口风,这将是一条船上的人,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样偷偷摸摸下去,根本就不是办法,砖窑上的烟筒一冒烟,隔几十里地外便能看到,几次都将山脚下的村民吸引上来。但是样品必须制作出来…

  胡小满在等,等月底,等楚娉婷过来。

  在这期间,她也去府城询问过砖窑的事情,找到了衙门里的师爷,银票好使的同时,也必须要有担保人。这个担保人还要有一定的分量,除了楚娉婷之外,不是没有别的人选,但要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便宜自己人,所以她要等。

  ………

  淅沥沥的小雨伴着微风,有不一样的清凉之感,细密的雨滴斜斜的犹如珠帘砸落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水面上不起眼儿的鱼标猛的动了一下。一股大力猛得将其拽起,露出挣扎的青背鱼。

  “太小了,”胡小满撇撇嘴,将鱼摘下来扔到鱼篓中,在钩子上挂了个蚯蚓,又将鱼竿甩进水里。十来天的工夫里砖窑厂的事情一切都进入到正轨,她能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变得极少。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是想等第一批红砖出窑。

  从摔坯子,晾晒,到进炉,出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是第一次投入生产,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一过程少则十来天,多则半月,急是急不来的。过了段时间后才能没日没夜的投入生产。

  [胡小满……胡小满……]

  天上突然传来难听的噪音。

  胡小满抬头望过去,就见碎嘴子顶着细雨飞来,五颜六色的羽毛湿哒哒的,露出他一点都不虚胖的块头。

  “这儿…”她懒洋洋的抬起胳膊,碎嘴子的一个直线掉落,砸在上面。

  [该死的雨,该死的天,淋死大爷了。]

  [让我送信,让我送信。]

  它又蹦又跳的甩了自个儿一脸的水。胡小满的秀眉拧成一个疙瘩,一脸嫌弃的低吼,“行了,闭上你的鸟嘴。”

  碎嘴子是天生一副没眼色,滴哩呱啦的也不知道在骂什么。气得胡小满要给它摁到水里才算完,上钩的鱼都跑了。

  “信呢?”

  被拔了几根漂亮羽毛的碎嘴子彻底蔫儿了,它在水窝里蹦跶,吊着嗓子道:“王翦来了,王翦来了。”

  王翦?大概是来跟十月提亲的。胡小满摸摸下巴,没有回去的打算,本就不关她的事儿不是。况且第一批砖就要出窑了。

  将碎嘴子喂饱,她表达了自己没空的意思,就把它回村。

  几十里开外的胡家村也笼罩在细雨朦胧中。

  匆匆赶来的王翦此时身上也湿漉漉的,他耳朵动了动,抬头朝天上看去,正好看到碎嘴子的倩影。

  扔了手里的马鞭,整理衣衫,大跨步朝院子里走。

  屋内坐着两个妇人,穿金戴银面带轻蔑的是他姑母,另一个花枝招展,脸上犹如刷了白墙的妇人是媒婆。

  他王家世代军户,到了爷爷和爹这一辈儿,早已转投到楚将军门下,成了家将。

  说出去相当有面子,是六品武将,更是楚家亲卫,家中良田近千亩,出入仆从伺候。军户之家做到这个份儿上称得上一声风光无限。

  王翦想要娶乡下女,在家族中引起了何等波澜,可想而知。

  家中父母如何能够同意他的决定?但是拧不过有出息的儿子,僵持了半月有余,派了一个没什么分量的姑母前来。。

  王翦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登门,但是由于不放心,还是跟着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