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科幻末日 我的岳父是崇祯

第333章 围攻德里

我的岳父是崇祯 隔壁小王本尊 12536 2025-10-10 13:45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中兴五年,三月。

  在大明摄政王周世显的授意之下,西北之地,烽烟再起。

  驻扎在波斯王朝的明军,已经是一年之内,第三次出兵征伐印度莫沃尔王朝,依旧是骑兵从高原上呼啸而下。

  这一波依旧是长驱直入!

  明军铳骑打头阵,后头跟着数万匈奴仆从军,波斯兵,整整动用了十万铁骑,横扫南亚次大陆。

  一回生,二回熟。

  十万明军骑兵沿着平坦的恒河流域,席卷而下,一路上好似风卷残云,前锋骑兵再一次冲到了都城德里。

  这一回。

  沙贾汉学的更乖了。

  明军骑兵一动,他便拼命的下旨调动军队,给明军来了个坚壁清野,将整个王朝最能打的精锐部队……

  通通调进了德里城周围。

  活脱脱一个乌龟阵!

  三月间,青苗才刚刚破土而出,正是民间青黄不接之时,这一击可真是太致命了。

  一年之内,三次征讨。

  让莫卧尔王朝,这个强盛一时的农耕王朝受到了极大破坏,在汹涌而来的近十万明军骑兵面前。

  还不如当年的大明呢……

  整个王朝最上层的王公,贵族可以带着私人军队,躲在坚固的德里城,可人口过亿的百姓呢?

  整村整村的农民,在一片平坦的恒河平原上,无处可藏,完全暴露在明军骑兵的兵锋之下。

  悲催的地形,整个恒河流域,无险可守。

  再加上消极防御的战略态势。

  腐朽的种姓制度。

  让亚洲三大强国之一的莫沃尔王朝,一步步走向了分崩离析,大量地方豪强,名门望族选择了。

  投降。

  明末,崇祯朝是怎么亡的,莫卧尔王朝便是怎么亡的,当一个王朝无法庇佑她的子民,那么投降。

  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是与大明不同的是,身毒人比大明人更加没有骨气,大量地方豪强投降起来,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甚至……

  还敲敲打打硬接明军入城。

  印度,北方邦。

  红色的骑兵滚滚而来,填满了每一寸旷野。

  “滴答,滴答。”

  黄得功骑着高头大马,在肥沃的恒河之畔徐徐而行,前后左右全都是行进中的骑兵大军。

  微风徐徐吹拂。

  进攻打的势如破竹,进展顺利。

  肥沃的冲击平原,土壤中散发着淡淡的腥臊气味,虽然有些难闻,可代表着这里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降雨。

  令人目瞪口呆的肥沃!

  三月间,青苗已经破土而出,长到了膝盖那么高。

  “天府之国呀。”

  黄得功叹了口气,周围众将,纷纷附和,不经意间暴露出本来面目,这可都是农家出身的贫寒子弟。

  以中原,山东兵为主。

  少部分辽兵。

  可七成都是种地出身。

  “是呀。”

  看着这面积广阔,土地肥沃的恒河流域,成片成片的水浇地,大明将官们一下子便走不动道了……

  “好地方呀。”

  “这亩产得五百斤吧……”

  这漫山遍野的水浇地呀,一眼望不到头,让明军将士们心中甚至生出深深的妒忌。

  “凭啥啊?”

  凭啥咱大明没有这么好的土地?

  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一时间,纷纷攘攘。

  这些大明将领穿上甲胄,拿起火枪便是忠勇的将官,脱下了军服,骨子里还是农民。

  民族性这东西,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于是乎,骑兵军越走越慢,一个个身经百战的将官,都本能的被这片富庶土地迷住了,停下来指指点点的。

  “混账!”

  黄得功怒了。

  看见几亩水浇地就走不动路了,还能不能有点出息了?

  “传令!”

  “加快行军。”

  主帅发飙,将士们赶紧端正态度。

  铁骑滚滚,直取都城。

  可犹自对这片富庶的土地念念不忘,前方转了一个弯,看见一个大镇子,众将官抖擞起精神,疾驰而去。

  “驾!”

  铁骑滚滚,冲了过去。

  可猛然间,从镇子里涌出来一大群人,一伙穿红戴绿的吹鼓手,簇拥着身穿长袍,包着头巾的镇长。

  好似过节一般敲敲打打。

  “滴滴答,滴滴答。”

  “吁。”

  明军众将官慌忙勒住战马,瞧着这伙盛装打扮的身毒人,竟有些慌张了起来,纷纷低喝。

  “敌袭!”

  顷刻间,骑兵纷纷从褡裢里拔出火枪,对准了这伙人。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伙身毒人非但不怕,还高举着双手,打着白旗跑过来了。

  这下子大明将士看傻了。

  这是啥意思呀?

  可还没回过神来。

  明军的前锋侦骑,已经被热情的身毒百姓包围了,震天的铃鼓声响起,盛装打扮的舞姬跳起了肚皮舞。

  男女老少,敲敲打打,一脸的兴高采烈,将肉食,瓜果,馕饼不要钱似的往明军手里塞。

  “滴滴答,滴滴答。”

  “我在东北玩泥巴,玩泥巴……”

  载歌载舞,好似过节一般喜庆。

  “嘶!”

  主帅黄得功和麾下将官,瞧着这副载歌载舞的景象,对看了几眼,人人都是一脸懵逼。

  “这是,来犒军的?”

  黄得功摸了摸头,人都傻了,心说这身毒人心也太大了吧,都被占领了,快亡国了,竟然还将征服者当成了亲人。

  “什么人呐!”

  反正……

  盛情难却。

  黄得功裂开大嘴,笑了:“进!”

  “传令,加强戒备!”

  在印度舞娘的盛情款待下,成群结队的明军,被当地百姓请进入了一个个镇子,开始享用着各种美食。

  这场面可太荒谬了。

  真比迎接子弟兵还和谐。

  不出十天,一个个北方城镇打着白旗,陆续倒戈,好似多米诺骨牌一般形成了连锁反应。

  四月,在阴毒当地豪强的帮助下。

  明军竟然顺利包围了都城德里……

  半个月后,南京。

  奉天殿。

  侍从室,静谧无声。

  可突然之间,一墙之隔响起了抡大锤,建筑工人砸墙的声音。

  “咣,咣,咣!”

  “八十,八十……”

  砸墙发出的巨响将柳如是惊醒,天下第一才女,大明隐形宰相扶了扶俏鼻子上的黑框眼镜。

  盈盈起身。

  很快抱起了一堆公文,婀娜多姿的走进了偏殿。

  “吱。”

  偏殿的门不出意外的关上了。

  属官们早已经习惯了……

  “呐!”

  柳如是有些吃力,将一大堆等待处置的加急公文放在龙案之上,瞧着快要被公文淹没的周世显。

  抿嘴笑了。

  “咯咯!”

  柳如是笑出了声:“压死你!”

  太惨了。

  此刻大明摄政王已经堆积如山的各种公文淹没了,整个偏殿堆满了公文,密奏,连个插脚的地方也没有。

  “咯咯咯。”

  柳如是笑的花枝乱颤。

  百忙之中。

  周世显抬头瞪了她一眼,你等着……

  “晚上谁压谁还不一定呢。”

  “啐!”

  绝色女秘书俏脸微微泛红,虽十分羞涩,却还是乖乖坐下了,开始麻利的报告,那些公文是加急的,那些是可以缓一缓的。

  “喏!”

  纤纤素手将一份加急军报,塞了过来。

  “西北急报。”

  周世显接过急报,看了看,眼中射出奇光,这一战的结果让他十分意外,这就把德里包围了?

  这才开战几天呀?

  这是怎么做到的。

  黄得功奏报,他麾下大军如今正在准备攻城,身毒百姓在地方豪强的带领下,热烈的欢迎了明军,不但十分踊跃。

  还帮着前线部队运输弹药,指点方向,抬梯子……

  “哈哈哈。”

  殿中,摄政王放声大笑,摇了摇头。

  活脱脱一个清末呀。

  这世上的道理本就如此简单,为何百姓会唾骂你,反对你,这便是实行种姓制,不拿百姓当人所造成的恶果。

  五十步笑百步,也别小人家印度人。

  清廷也是种姓制!

  从清廷皇帝到八旗王公是第一等,包衣奴才是第二等,大地主是第三等,下头是暗无天日的农奴,佃户,等级森严。

  这要不是种姓制。

  那什么叫种姓制?

  “我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看到这里,周世显有些忍不住了,他已经几次暗示黄得功,可以让将士们抢一抢,劫一劫,和西洋殖民者学着点……

  老子花了这么多军费,是叫你们去做大善人的嘛。

  可……

  前线将士做不到呀!

  他的暗示并没有什么卵用,大军所到之处,依旧军纪森严,因此招来了身毒百姓的夹道欢迎。

  这是废话。

  作为殖民者的大明,不抢,不杀,不劫掠,人家印度百姓又不傻,能不载歌载舞的欢迎嘛。

  从古到今也没人见过这样的殖民者。

  “娘的。”

  周世显喃喃自语,爆了粗,西洋强盗真不是谁都能学的,他给了大明将士犀利的火枪大炮……

  本质上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个都温文尔雅的。

  这上哪说理去呀?

  “迂腐!”

  周世显气急败坏:“愚钝!”

  阴毒又不是波斯,又不是咱的盟友,有必要秋毫无犯嘛,该抢就抢,该劫就劫呀。

  可他只能暗示。

  堂堂大明摄政王,那么多番邦,属国的小弟们都看着呢,他总不能下一道旨意让将士们去抢劫吧。

  大明的面子往里搁?

  咱好歹是要脸的人……

  “哎。”

  摄政王摸了摸头,一脸苦涩,都怪他平时谆谆教诲,大明镇军,军法森严,把将士们都训练成了一群乖孩子。

  如今悔之晚矣。

  “咯咯咯。”

  一旁,绝色女秘书早已笑弯了柳腰,黑白分明的秋水明眸笑的弯了起来,好似在嘲讽着大明摄政王的作茧自缚。

  可又情意绵绵。

  “得咧。”

  眼瞅着这德里城已经成了囊中之物,周世显将加急军报往桌上一扔,又叹了口气:“罢了。”

  让一支军纪森严的仁义之师,一下子变成屠夫,这事儿也不太现实,还是让中原,关中资本赶紧过去吧。

  好好筹备一下割韭菜的事儿。

  “呵呵呵。”

  周世显咧嘴一笑,露出了两排森森白牙。

  “哎。”

  资本的每一次扩张。

  毫无疑问。

  都是血腥的。

  比派军队杀人放火可怕多了。

  德里,城下。

  一场春雨过后,恒河流域开始变的泥泞起来,道路十分难走,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小水沟里到处都是牛粪。

  可泥泞的道路,并未阻挡明军的脚步。

  “我在东北玩泥巴,玩泥巴……”

  德里城下,热火朝天。

  明军主帅黄得功用力擦了擦眼睛,看着面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大量身毒百姓,正在卖力的拖拽着大炮……

  帮着挖掘壕沟,架设炮垒。

  啥情况呀!

  黄得功人都傻了,明军打到了德里城。

  简直一呼百应。

  身毒百姓,男女老少自发的组织了起来,主动帮助明军承担了辎重转运的繁重任务。

  从被占领国的百姓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明军的辅兵。

  来帮忙的人群浩浩荡荡,纷纷乱乱,欢天喜地,吹吹打打的向着自己的都城发起了进攻。

  “为啥呀?”

  黄得功有些不理解,想不通,索性便不想了。

  大军在外,战机难寻,不管这些身毒人是出于什么心态赶来帮忙,他索性便调集驻波斯明军倾巢而来。

  他要大举围城!

  可他手中的兵力不够。

  他面前的德里城,龙盘虎踞在恒河之畔,这座城里有多少人口呢,至少一百多万人。

  其中能战之兵也有二三十万,还都是能征善战的王朝精兵。

  “来人!”

  黄得功挥了挥手,下令飞鸽传书。

  “求援。”

  “呜……轰!”

  很快大炮轰鸣了起来,当第一颗炮弹落进了德里城,代表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揭开序幕。

  、这是灭国之战。

  又半个月后,南京。

  战局在顷刻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西北急报。”

  “黄得功请援。”

  军报送到奉天殿。

  仗打成了这样,深度北方百姓大规模的倒戈,开始帮助明军攻城,这让所有人都十分意外。

  周世显只稍微一沉吟,便大笔一挥,下了一道旨意:“调西南镇军李定国部,出兵三万,集结缅国,澜沧国,暹罗国仆从军五万,抄近路走中南半岛,从马六甲急援德里。”

  这是一路兵马。

  又稍稍思索了片刻,便又下了一道旨意:“从地中海东岸的新兵营,调犹太新军第一镇驰援德里。”

  如此一来,集结在德里周边的明军,仆从军,全部的兵力都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二十万兵力打一场灭国之战。

  勉强够用了。

  “扑棱棱。”

  徐徐走到了窗边,看着一只只信鸽从鸽舍里冲天而起,周世显深邃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神采。

  至此。

  他统一亚洲的野心彰显无疑!

  有了恒河流域这个天然大粮仓,一亿两千万人口的劳动力,他才真正有了底气与欧洲列强争锋。

  这可是真正的世界粮仓,控制了广阔的恒河流域,就近补给西北大军,他再也不用为前线军粮发愁了。

  他将以战养战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回身,便瞧见了柳如是睁大了明眸,正呆呆看着他……

  “这?”

  怨不得绝色秘书目瞪口呆,可爱的张大了小嘴儿,这就把亚洲三大强国之一的莫卧尔王朝灭了?

  一双明眸中是心悦诚服。

  “噗。”

  樱桃小嘴,微微上扬,风流雅致。

  “算你有本事。”

  “嗯?”

  周世显反倒挥了挥手,笑了笑,灭国之战,哪有这般轻松容易,覆灭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不易。

  这场围城大战可有的打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从莫沃尔王朝的上层统治者说起了,印度的高种姓人种,也是外来户,最开始是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之后,便开始搞种姓制,再后来马穆鲁克人,蒙古人纷纷加入。

  以人种,血脉划分社会阶层,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高种姓统治阶层,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这一点,从清朝末年,大清百姓对待清廷的态度便可见一斑,这个年代的印度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哎?”

  柳如是听的很认真,还若有所思,轻道:“原来如此。”

  她算是长见识了。

  果然应了那句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嗨!”

  周世显微微一笑,反正印度这地方的人,就是谁来了,谁统治,百姓毫无反抗精神,这里的百姓喜欢躺平。

  他微微一笑:“既不能反抗,那边躺下来享受。”

  “啐。”

  柳如是又听不下去了,俏脸飞红。

  “哈哈。”

  周世显放声大笑,可是这样的民族性有个最大的好处。

  绝对不会造反!

  甚至印度人还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载歌载舞歌颂征服者……为啥呢,这就要从印度文明起源的佛教说起了。

  佛教说啥?

  佛祖说:“老虎要来吃你,你就让他吃嘛!”

  牺牲我自己,可是救活了老虎呀,这叫以身饲虎,非常光荣,所以印度人喜欢躺平的民族性就是这么来的。

  “噗嗤。”

  柳如是憋不住笑:“咯咯,你这昏君,竟连佛祖也敢编排,也不怕天上一个雷劈死你!”

  “哎?”

  周世显也哈哈大笑起来。

  劈死我,你也跑不了,咱俩得做一对同命鸳鸯。

  一时间纷纷扰扰。

  在统帅部的调动之下,从马六甲出发的李定国所部,从地中海东岸出发的犹太新军,骑着马,带着一众小弟仆从军,云集于德里城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