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科幻末日 寒门枭臣

第五十五章 半城汪洋

寒门枭臣 楚狂奴 5515 2025-10-10 12:58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连日的暴雨,导致北河河水暴涨。

  洪水倒灌,把南嶂县临水门一带的城墙给泡垮了。

  城墙足足垮塌了两百多步。

  半个城池都被洪水殃及,县城百姓们损失惨重。

  城墙倒塌那天,县令郑仕弘吓得屁滚尿流。

  冒着大雨连夜逃出县城,跑到南山的承恩寺躲灾去了。

  临走前,他命令县丞孙广政征召治下百工民夫,到县城抢险救灾。

  同时呈文向上峰禀报此事。

  几天之后,上峰回书。

  叫他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恢复城防。

  若有迟误,革职查办。

  郑仕弘接信后,急得是百爪挠心。

  他很怀疑,这是有人在借机整他。

  他前不久才因为杨墨的事,得罪了秦修德。

  很怀疑这次就是秦修德跟上面打了小报告,故意给他小鞋穿。

  可是他却苦于没有证据。

  只能想办法一边完成上峰的指令。

  一边派人送信往京师恩师处求救。

  同时,他还开出了十分优厚的赏格。

  希望有人能想出办法来,在三个月之内,把城墙修复如初。

  说是修复城墙,其实眼下的局面比重建一堵城墙还要麻烦。

  整个北城墙十停中垮了三四停。

  光是清理掉废墟上的砖石和土渣,依靠现有的民力,就需要一两个月。

  还要重新加固基础,建造新的城墙。

  修补和加固缺损部分。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三个月根本不可能。

  恐怕半年都未必能完工!

  郑仕弘明知道完不成,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如果连态度都没有,被上峰知道了。

  恐怕等不到京师的回信,他就得被革职查办。

  杨墨家是匠户,父死子续。

  他的名字理所当然也在百工的名册中。

  原本他可以以币充役,也就是交钱了事。

  可听说有优厚的赏格,他顿时就改变了主意。

  “不知县里愿出多少赏钱?”

  杨墨没有回答张诚关于以币充役的提议,好奇的问道。

  张诚很是诧异,心想难道你有兴趣?

  这银子可不是这么好拿的。

  就怕你揭了榜文,不能如期完工。

  到时不仅拿不到赏银,恐怕还得被知县相公怪罪。

  轻则屁股挨板子,重则有牢狱之灾。

  “大人说了,谁要是能如期完工,赏银千两。”

  “悬赏的告示张贴在三个城门口上。已经好几天了,没人敢揭。”

  “要是真能如期完工,不仅有千两赏银,还可以免除他家十年徭役。”

  “一千两?十年免役!”杨墨不由得有些意动。

  虽然他靠卖车也赚了不少钱,可眼下还有很多项目要上马,正是用钱的时候。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岂能错过。

  更重要的是,水泥配方才刚刚得到验证。

  他正愁没地方发挥,就遇上这么个大工程。

  这是个推销水泥的绝佳机会。

  如今这个时代,没有成熟的产业链。

  生产水泥的原材料成本高昂。

  就算杨墨生产出了水泥,代价也肯定很高。

  售价自然更便宜不了。

  估计只有富户人家和朝廷才用得起。

  不知道县令肯不肯让他用这么昂贵的新材料?

  这个时代,个人又能不能承包官府的工程?

  如果能包工包料,他又能从中狠赚一笔。

  “张大哥,劳烦你回去转告郑大人,只要他肯答应用我的新材料,这榜我揭了。”杨墨当机立断。

  张诚倒吸了一口凉气,好意提醒道:“小先生三思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多谢张大哥提醒,你看我像是闹着玩的嘛?”

  “好。”张诚也不多话,带上名册转身就走。

  知县相公听到他带回这么个好消息,就算没有奖赏,也必定要夸他会办事。

  他着急着回去邀功呢!

  老山村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被征召到县里修墙去了。

  他们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也没办法。

  他们可交不起充役的钱。

  再说了,连人家墨哥儿都主动去了。

  墨哥儿还揭了榜,他们心里仿佛都有了主心骨。

  在墨哥儿手底下干活儿,肯定差不了。

  修城是个苦活,时日非短。

  村民们都各自回家打点行装去了。

  杨墨的车厂不得不暂时停工,还得安排人守着。

  陈武因为是独臂,又是退役老兵,可以不必服役。

  杨墨就把看守家眷和产业的大任交给了他。

  好在村子里还有十几个未到服役年龄的半大少年。

  有几个跟陈武一样,身有残疾的退役老兵。

  陈武不至于无人可用。

  杨墨跟高媛媛,顾菲菲他们依依惜别。

  就带着村民们走旱路往县城赶去。

  村长刘广田照例是要跟着去的,本村的人都归他管。

  众人脚踏泥泞,赶着牛车拉着行李进了县城。

  到了事发地,全都傻了眼。

  离北城墙还有半里路,城里的水就已经淹到膝盖了。

  杨墨登到高处,向北城墙看去。

  半个城池都淹在水里。

  整个北城墙破败不堪,像是被一只巨狗啃过,参差不齐。

  泥浆糊满倒塌的残面。

  内墙根底下,淤泥堆得跟小山似的。

  这种程度,光是清理就是个浩大的工程。

  要是有十几台高压水枪,效率肯定能上来。

  杨墨心里有了底。

  从高处下来,远远的就看见街道上抬过来两顶官轿。

  孙县丞和张捕头骑马跟在轿旁。

  轿夫在没有被污水殃及的地方停了下来。

  前面那顶官轿的轿帘掀起,郑仕弘从官轿里钻了出来。

  余众纷纷下马。

  杨墨提着袍子下摆,缓步趟水走了过去。

  郑仕弘假模假式的就要脱靴下水来迎接。

  不出意外的被孙广政和张捕头拦住了。

  “草民杨墨见过知县大人!”

  杨墨上了岸,放下袍子的下摆,拱手行了个书生礼。

  郑仕弘赶忙接住,连声说道:“小先生真乃是本县的贵人啦!”

  “先生要什么仅管提,只要能如期完工,本县一定竭尽全力支持先生。”

  “至于先生所说的新材料,可否拿给本县看看,也好作速决断。”

  郑仕弘生怕杨墨看过现场的惨状后反悔,忙不迭的要看东西。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知县相公已在赛樊路备下薄酒,咱们到那里说,岂不方便。”孙广政在一旁陪着笑脸。

  “大灾之时,酒就不必了。请县丞大人为我们准备些工饭,也就行了。”

  “唉,贵村村民本县丞自会安排。知县大人一番美意,还请先生不要推辞。”孙广政苦劝道。

  自从上次他们知道了杨墨跟邓侯的关系后,对杨墨就甚是恭敬。

  这回又有求于杨墨,更是殷勤备至。

  “那就却之不恭了。”杨墨只得答应了。

  跟老村长他们暂时作别,就在孙县丞的恭维下,上了后面一顶官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