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重生七零:从山村少年到国之栋梁

第105章 一言为定!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死了?没关系!”

  “方舟立刻会派十个、一百个比我更厉害的人顶上!带着更先进的技术,更无解的招数!”

  “而你?”

  “再能打,你能打几个?医术再高,终究是一个人!”

  “你能救一个病人,能救活这个国家落后、千疮百孔的工业体系吗?”

  “你能挡一颗子弹,能挡住即将把你们冲垮的。。。技术洪流吗?”

  “我们。。。才代表未来!林卫国,你和我,不在一个世界。”

  ……

  这番话,如同撕裂天穹的霹雳,狠狠劈中了林卫国!

  他终于明白了!

  从安平农业危机,到京城间谍案,再到广州连环计。。。自己始终像个能力超群的救火队员,疲于奔命地扑灭一处又一处大火,却从没想过火为何燃起。

  吴院士的话点醒了他单纯的粉碎阴谋、抓捕敌人,只是扬汤止沸!

  真正的战争,不在于打倒多少看得见的对手,而在于。。。如何让自身强大到足以碾碎所有潜在威胁!

  他的战场,不该是在这布满阴谋诡计的血腥角落!

  而在安平县那片轰鸣的工地!在苏晚夏那份“低温离心萃取技术”图纸里!在卫国制药厂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中!在每一款能真正护佑家国的创新药品之上!

  那才是射向“方舟”心脏的致命子弹!

  ……

  审讯结束,临时指挥部里气氛热烈。周正和白晴正兴奋地商讨如何顺着吴院士的线索深挖“方舟”残余。

  林卫国却抱着装满审讯记录和核心证物的箱子,放到了他们面前的桌上。

  “周组长,白组长,”他看着错愕的二人,语气平静,“接下来的事,是你们的专长。我的任务。。。到此为止了。”

  周正和白晴愣住了,不明白为何在即将收获最大功劳时选择抽身。

  林卫国解释道:

  “吴院士有句话没说错。我只是个医生,一个厂长。”

  “抓特务,你们是专家。搞生产,弄技术。。。我能做的,兴许比打打杀杀多一点。”

  “国家强大,需要你们这样的盾牌,也需要我们这样的工匠。”

  “现在,该我回去做那个工匠了。”

  ……

  三天后,广州火车站。

  林卫国婉拒了周正和白晴安排的专机,独自踏上返回安平的列车。

  刚上车,王刚气喘吁吁追来,塞给他一个没有标记的信封。

  “卫国,秦老将军让亲手交给你!”

  林卫国疑惑地拆开。

  信纸上只有一行秦老苍劲有力的字迹:“小子,京城水深,回安平暂避。但该来的,躲不掉。”

  信封里还有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照片上,两个穿着五十年代旧军装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勾肩搭背。其中一个是林卫国的父亲年轻时的林长山。

  而另一个。。。

  ……

  火车南下时,载着满身风雨;火车归来时,却捎来了久违的安宁。

  林卫国踏上安平县的土地,熟悉的北风裹着泥土和煤烟味扑面而来。

  在广州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家,还是那个家。

  母亲孙秀娥小跑着迎出来,一把拉住他的手。

  “瘦了,瘦了。”

  她上下打量,眼圈泛红,声音带了哽咽。

  妹妹林招娣像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围着他转。

  父亲林长山变了。

  沉冤昭雪后,他紧锁的眉头松了,皱纹里偶尔漏出一丝笑意。

  ……

  温馨很短暂,林卫国第二天就返回了工厂。

  他才刚回去,没果多长时间,县长钱国栋就带着一份红头文件找上门,脸色铁青。

  “卫国,出事了。”钱国栋把文件推过去,嘴角压着苦涩。

  林卫国接过未见,只看了一眼,眉头便紧紧的皱起。

  因通脉丹疗效惊人,被列为援外战略物资。省里下达了命令,卫国制药厂,三个月必须生产十万盒!

  这是省内规定的生产任务,不容辩驳。

  王建民“噌”地站起来,脸涨成猪肝色。

  “十万盒?绝不可能!”

  他指着窗外车间,声音发颤:“钱县长!拼了命最多三万盒!新设备不吃不睡也赶不出!”

  赵胜利一脸死灰:“这是要逼死我们!”

  钱国栋压低嗓门,靠近林卫国:“你在广州风头太盛,有人眼红了。交不了差,他们就能收了厂子。”

  林卫国没吭声。

  ……

  他一头扎进车间,从原料处理到封装,盯了一整天。

  问题比想象更糟:德国工程师汉斯的流程精密严谨,工人却嫌死板;老师傅的经验操作,汉斯嗤之以鼻。

  两厢内耗,效率反不如旧设备。

  正焦头烂额,一个不速之客到了。

  钱进,上海来的技术专家。的确良白衬衫亮得晃眼,金丝镜后透出骨子里的倨傲。

  他连招呼都没打,径直闯进车间。扫视一圈后,冷笑出声。

  “不中不洋!”他推推眼镜,上海腔拖得刺耳,“德国人的规矩没学会,土法子倒丢了!这流程,简直是工业垃圾!”

  车间霎时炸了锅!王建民气得直哆嗦。

  钱进视若无睹,走到林卫国跟前,施舍般一扬下巴。

  “林厂长?这破厂子底子稀烂。”他敲了敲流水线,“交给我管,一个月内,产量起码涨三成!”

  ……

  三日后,全厂干部大会。

  焦虑和绝望压得人喘不过气。

  正当众人以为林卫国要认命时,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停在钱进骄傲的脸上。

  “好,给你机会。”

  全场死寂。

  他指向墙上的流水线图。

  “两条核心线,分你一半。人、设备、原料都归你管。”

  “我们赌一把。”

  声音不高,却如惊雷炸响。

  “一个月后,比谁的产量高。”

  钱进错愕张嘴。

  “你赢,升生产副厂长,只在我之下。”

  林卫国嘴角一勾,冰冷笑意漫开。

  “输,就脱了这身白衬衫,滚去车间当学徒,从拧螺丝开始。”

  “好!”钱进咬牙道:“那就一言为定!”

  ……

  卫国制药厂的干部大会刚结束,一场生产竞赛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整个工厂被一道醒目的白线分成A、B两区。

  A区由新来的上海专家钱进全权负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