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都市娱乐 新崇祯纪实

33铁还是钢

新崇祯纪实 一脸邋遢 5734 2025-10-09 20:24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末将听闻您给曹掌印卢提督他们不少发财的机会。

  您看末将官职不高俸禄无几,养家糊口实在有些困难,您是不是也指点指点末将。”曹变蛟凑过来满脸堆笑的道。

  朱由检一笑,这事早有计划,既然把新军视为依靠,自然不会亏待了他们。

  “赚银子?好说,你们都去找曹化淳,就按照规矩凑份子。”

  “末将等谢陛下照顾。”

  几人喜出望外。

  想了想,军队蔬菜肉食供应也可以交给他们做,这个行业也只能以中小散户的形式存在。

  又道:“其实,朕编练的禁军本身就有许多生意可做,粮食蔬菜猪肉鱼肉,这些统统需要购买。

  就以猪肉来说,即使三千人一只猪,每日也需要十只猪,看似生意不大,可架不住细水长流,这些如果你们可以让亲朋故旧去做。

  军中有你们觉得有能力的军将,可以提点他们一下。

  既然是军队,自然要打仗,多提拔照顾有本事的人才是正理,你们也不想带着一群猪上战场吧?”

  几人都笑了:“末将明白。”

  “只是,在商言商,若是有什么不法之事传入朕的耳朵,别怪朕不客气。

  再者,朕是要革除旧弊重振禁军,一但被朕发现有以前的陋规弊习,决不轻饶。”

  几人忙叉手连说不敢。

  曹变蛟笑道:“陛下不说,末将等人也明白。

  末将还想着在陛下的率领下名扬四海呢,绝不会误了禁军的事。”

  “你们明白就好。”

  安排众人去做事,又将魏忠贤叫来:“老魏,交给你个事。”

  “陛下请讲。”

  “朕需要清一清京营锦衣卫,缺少个由头。”

  初步目标训练新军之外,一两年内也要达到财政平衡,边军京营都要动。

  “臣明白了,今日就办。”

  “派出御史的事怎么还没动静?”

  “陛下,按照章程议事,安排哪个御史去都需要时间。”

  “嗯,抓紧些,也不用再禀告了,朕会让王之心直接用印。”

  尚宝监,掌握印玺,自然要交给贴身太监才放心,王之心王之俊两人轮流坐镇。

  魏忠贤办事麻利,次日户部尚书郭允厚上疏请查刷京营。

  “京军每年放三百余万石……,锦衣卫官于万历间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人,现在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文思院匠,官册七百五十三人,今增补为三千二百八十八人……。”

  朱由检自然从善如流。

  -----

  十一月四日,朱由检再次来到涞水。

  这一次,没人唧唧歪歪了。

  这次只有曹变蛟带了三百大汉将军,曹化淳王之俊随行。

  老远就发现,军器厂附近已经从荒无人烟变成了喧嚣不已。

  路上,运送生铁和煤炭木材等材料的牛车马车络绎不绝。

  厂区周围,上百的住宅同时动工,厂区里,各处厂房也在同时动工。

  工匠及家属,四卫勇士刷下来的兵丁,招募的民夫,这里聚集了两三千人。

  今天军器厂正式开炉,朱由检有些不放心,因此亲自来现场查看。

  一声令下,精炼炉点火,随后高高的烟囱开始冒烟,虽然叫无烟煤,也不是一点烟没有。

  等待期间,朱由检听着工匠的汇报。

  还不错,在丰厚待遇吸引下,工部的顶尖工匠几乎都被拉来了。

  现在各种工匠数量达到了三百余人。

  工作进度也不错。

  火炮泥模造了几十个,可惜还得两三个月才能干透。

  砂模铸造工匠在各河流及山里各找了几种沙子做了些模具,等试铸后从中选择合用的。

  用木材做框架的钻床与铣床也已经各做了一台,刀具用钢是工部存货。

  锻锤模具已经安置好,就等着铁水了,最大的锤头估计有300斤,也就是180公斤。

  水轮与传动部件都用硬木做了一些,以后使用中会逐步将木料更换为铁制。

  铁虽然比硬木重,可是铁可以做的薄些细些,做出部件不比木料重,更耐用。

  只是通过河道里的水车实验,铜瓦轴承磨损太快是个问题。

  各种测量工具也做了一部分凑合,等有了好钢材再重新做一批。

  其余的就只能等了,慢慢研制。

  一个月时间能做到这些,朱由检已经很满意了。

  他当即对众工匠表示了慰问,并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并表示皇帝陛下心系工匠,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他们——可惜,忘了带二斤猪肉一袋大米。

  只不过令他尴尬的是,工匠们似乎并不领情。

  众工匠不但不表示感谢皇帝陛下,愿为帝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反而纷纷诉苦。

  对住宿条件表示严重不满,虽然仓促赶工了一些住房,可墙壁湿漉漉的,根本没法住人。

  眼看就到了冰冻三尺的时候,要求皇帝陛下给解决这事。

  这年代穷人建房,挖完地基,两块木板一夹,中间填上混着麦秸的泥夯实就是墙,可不得湿漉漉的嘛!

  对伙食也表示不满,主要是供应不及时不充分,粮食倒是不缺,可菜肉稀少,大伙都是干重体力活的,缺了油水可不行。

  又表示,皇帝陛下您把我们一家人都弄来了,您可不能不管。让我们在附近用荒地种点菜养只鸡,可哪天要是被官府收去了咋办?

  一群刁民!

  吩咐曹化淳去办。

  先住帐篷,每家每天免费发一些煤炭,数量你们研究,一定要做好防火排烟工作,不能让工匠既流汗又没命。

  当然不能用好的,从煤堆里挑出来不能用来炼铁的煤块煤渣就行。

  嗯,后世的家用小铁炉就不错,虽然这时代没有烟筒,不过皇帝陛下相信这些顶尖工匠能想出办法。

  吃的话,只能多采购了,附近几县也多跑跑。

  地的问题简单,各家按人口分地,派人陪同去找县令划出来,这里的荒地大都是无主的,简单的很。

  这次工匠总算给点面子了,呼啦跪下一片,齐声高呼‘皇帝万岁’!

  正陶醉呢,那边来禀告铁融化了。

  抬起屁股要走,又嘱咐道:“曹化淳,记着,税赋该交的也交,只是不许派役,役银也不给。”

  南人苦于粮,北人苦于役,这话不是说着玩的!

  都说江南重赋,其实如果算上役,北方五省的负担比江南只高不低。

  曹化淳点头哈腰道:“臣晓得。

  前些日子县令派人来,要在这里设个巡检司抽税,被大汉将军给打跑了,臣得知后特意犒劳了大汉将军一顿,又派人警告县令不得多事。”

  朱由检不由得刮目相看,这厮做事果然不错,能体贴上意。

  还有练兵才能,据记载勇卫营就是他一手训练的。

  可惜了,朱由检知道历史,他这辈子也只能做后勤大管家了。

  来到精炼炉边,离得老远就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炉子边,来回都能鼓风的巨大风箱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怎么样?”朱由检有些紧张,虽然知道这办法行,只是毕竟没实验过,心里没底。

  领头工匠摇摇头:“陛下,这才刚开始呢。

  小的想问,石灰粉放多少?”

  这尼玛,我哪知道!

  “你们平时炼铁都放多少?”

  “不一定啊,要看矿石品质如何。

  品质差,就要多放些,百斤矿石要放二十多斤,这样铁水才能流动,不然铁水太粘稠,容易出事。”

  古人加石灰石是为了造渣,不是为了去硫磷,这他倒是知道。

  “放三斤。

  这办法是朕在古书上看的,上面也没写放多少,以后你从一斤到二十斤轮流加,试一试那次的铁最好。”

  “小的知道了。”

  “不许给任何人说。”

  “小的知道,这里的一切,小的会把嘴闭紧。”

  “以后有什么发现,都记下来禀告给朕。”

  “小的知道了。”

  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大明的奸商都是一帮子要钱不要国的玩意,要是知道了,估计会满世界都是高质量的铁,包括蒙古后金。

  加完石灰粉,搅拌了一会,大工匠一声大喝:“出铁。”

  冷不丁的,倒把朱由检吓了一跳。

  黏稠的铁液成团状进入预留的冷却槽里,冷却后形成一块铁板。

  自有人继续往炉里添加生铁。

  朱由检紧张的问:“怎么样,是熟铁还是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