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白天发新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去年,微博上有个热搜说:“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
底下,有条评论问:“怎么成为一个让人相处起来,就很舒服的人?”
其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与他人相处时,要知分寸,懂换位。”
对此,我深表认同。
毕竟,成为一个知分寸,懂换位的人,能让他人少了被冒犯的不悦感,也能让彼此身心舒服,自是最好的养生。
分寸,是底线
作家李筱懿在《生活课》一书里曾说过:
“提前掂量清楚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相互设立信誉等级,不提超越情分浓度的要求,这是自觉,更是自保。”
诚然如是。
在热播剧《亲爱的自己》里,有个片段让我很压抑。
芝芝的婆婆为了能有个孙子,一直催着儿媳妇芝芝生二胎,她从老家寻医问药后,就寄到上海让芝芝煎着喝。
眼看着芝芝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便亲自赶到上海,为芝芝煎药。
在婆婆的逼迫下,芝芝只能把药喝了下去。
可这些药让芝芝浑身不舒服,芝芝只能耐心和婆婆解释自己一直没要二胎,并不是不想要,而是以现在的经济水平,要不起二胎。
本以为能得到婆婆的谅解,却不想婆婆在听到孙女一个月至少要花8000块后,竟萌生了把孙女带回乡下养的想法。
遭到儿子和儿媳妇反对后,芝芝的婆婆便暴跳如雷的威胁他们:“你们俩要是不生二胎,我就一直住在这,一直住,就不走。”
也许你会说,芝芝的婆婆这么做,是为了儿子儿媳妇着想,并没有错。
确实,芝芝的婆婆出发点是没有错,可这个为他们好,着实失了分寸,也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和规划。
生活中,有不少像芝芝婆婆这样的人,总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以我们的关系,你得听我的”,而失了分寸,在无形之中给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周国平曾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蔡康永也曾说过:“人和人的关系,如果超过了那个分寸,就叫添麻烦。”
凡事过犹则不及,你越是为对方着想,越要知分寸,不然就是在给对方添麻烦。
分寸,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底线。
《礼记·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会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去决定自己该做哪些事,从而不会去做那些超越自己本分的事情。
一个有分寸的人,非常清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呀,无论和谁相处,感情有多深,都要知分寸,守底线才行。
换位,是情商
前段时间,好友阿怪和他的好兄弟绝交了。
阿怪和他的好兄弟从大学毕业后就一起合租。
一开始,两人相处融洽,可这份融洽,从好兄弟有了女朋友后,便黯然无存了。
好兄弟经常带女朋友回家过夜,两人也常在客厅看剧、打游戏,时常嬉闹到半夜。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带几个朋友回来通宵看球、打牌,全然不顾第二天要上早班及单身的阿怪的感受。
阿怪顾及昔日情谊,好言让好兄弟晚上早点休息,尽量少带朋友回家玩通宵。
却不想,好兄弟竟勃然大怒:“难道我没有交房租吗?难道我没有权利晚睡?带朋友回家通宵看球、打牌,也要经过你同意?”
两人大吵了一架后,阿怪收拾东西离开了。
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可一个人最终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这个人的情商能否高到懂得换位思考。
在《红楼梦》一书中,有一次,林黛玉去怡红院找贾宝玉,吃了闭门羹后,误以为大家都不待见她,便回房间独自伤心落泪。
第二日,正值芒种节,黛玉也没有出来玩耍,当大家好奇黛玉为何没有出来玩时,薛宝钗便跑去找黛玉。
在潇湘馆门口,宝钗见宝玉正往里走,她便止了步,心想宝玉和黛玉素来交好,定有悄悄话要说。
倘若自己跟着宝玉一同进去,万一宝玉有什么事情想和黛玉说,宝玉定会很尴尬。
且黛玉素来就疑心重,如果与宝玉同去,黛玉定会怀疑自己和宝玉走得更近,便转身离开。
年幼,初读《红楼梦》时,觉得薛宝钗能让贾府每个人都喜欢她,皆因她深谙人心,处事圆滑。
如今,再读《红楼梦》后,才发现薛宝钗之所以能赢得人心,皆因她在相处中懂得换位思考,凡事先为他人着想,实乃情商高。
网上有句话说:“有人觉得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是错的,真正的情商高并不是圆滑客套,而是温暖、真诚,懂得换位思考,让人如浴春风、百处不厌。”
确实如此。
所有的换位思考里,都暗藏着一个人的情商。
如此说来,懂得换位思考,凡事先为别人着想的人,情商一定不会太低。
知分寸、懂换位的人,值得深交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什么样的朋友,最值得我们深交?”
其中,有一个回答,深得我心:“有分寸感,并且会站在你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朋友。”
作家庆哥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庆哥和老公从广州去香港一日游,庆哥的朋友们得知后,纷纷列了代购清单,让她帮忙买东西。
其中,有位朋友还让庆哥帮忙带指定牌子的奶粉。
那时,刚好香港限购奶粉,需要身份证才能买到,且一张身份证一次只能买2罐奶粉。
庆哥和她老公只能为了买4罐奶粉,而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当庆哥帮朋友们买完所有东西后,已经到点回家了,她却丝毫没有享受到此次游玩的乐趣。
回到广州后,庆哥把奶粉交给朋友时,朋友非但没有感谢她,反而说庆哥买贵了,还告诉庆哥在广州也可以买到同样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