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其他小说 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

第264章 异心之患

  一秒记住【三狐小说】 www.3foxs.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新痛哭流涕,捶胸顿足道:“父皇,儿臣带着使团潜入金国境内,还未抵达中都,就发现城池已然插上了凉字旗。

  经过一番打探,才知晓金国已经被九哥,也就是凉帝林乾所吞并,如今他已是大金的宗主皇帝!

  “若非儿臣及时察觉形势不妙,急速撤回,恐怕今日父皇就再也见不到儿臣了!”赵新泣不成声。

  这一席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大殿内所有人瞠目结舌,脸色苍白,一双双惊愕的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吴王身上。

  如果说林王林乾仅仅是征服了辽国余部或是高昌回鹘这类较小的势力,那么凭借大安拥有的百万雄师,绝对有信心予以压制和战胜。

  然而,如今的事实却是,北方大国金国竟也被林王林乾悄然吞并。这不禁让人质疑,大安是否还有能力和林王林乾抗衡?

  “这怎么可能发生?”大殿内,文武大臣们即使之前对林乾的实力有所预判,甚至心理上做好了某种程度的准备,但依然没有料到,军事力量相较大安还要强大的北国金国,竟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西凉收入囊中。

  林王林乾,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众臣深知,换作他们中间任何一个,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金国的全面占领。

  这样的现实,使得一种绝望情绪在群臣心中滋生。高位上的赵锴,此刻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地注视着跪在脚下的十皇子。他期盼了二十多天的好消息,竟然是如此令人难以接受的噩耗。

  事实证明,林乾确实已经占据了金国,这意味着大安不仅失去了进攻凉州的良机,更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

  面对这一沉重打击,赵锴仿佛在瞬间苍老了许多,他愣愣地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沉默。

  大殿下方,吴王赵新、蔡太师、三王等重臣个个面色灰暗,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群臣相互对视,无人能理解昔日那个被视为无能之辈的王爷,是如何在移驾凉州后如同脱胎换骨般,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他们困惑不已:他究竟从何处获得了如此强大的力量?

  梁思成、岳武等曾亲身经历过皇帝被软禁在西京事件,并多次与林乾交锋的大将,深刻认识到,林乾已不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废物王爷。

  因此,在得知金国和西域被林乾攻克的消息后,他们的心情最为复杂。按他们之前的推算,林乾要做到这一步至少需要四十年的时间。

  然而,林乾只用了区区二十七天,不足一个月,西凉在他的领导下就已经达到了与大安并驾齐驱的地步。

  这种闪电般的速度,实在令人咋舌。大殿上方,赵锴面色苍白,胡须颤抖,一言不发,无人能揣测他在想什么。

  群臣暗自叹息,心知西凉在拿下燕云十六州后,林王林乾用不了多久就会挥师南下,讨伐大安。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商议出应对之策。

  “陛下!”

  蔡太师见状,提高了音量,再次唤了一声:“皇上!”赵锴如梦初醒,眼神逐渐凝聚焦点,抬头看向蔡太师。

  “说吧!”赵锴声音低沉,示意蔡太师发言。

  蔡太师捧着笏板,鼓足勇气道:“皇上,依老臣愚见,西凉覆灭高昌回鹘与契丹余部,或许并非全然坏事,甚至可能对我大安有利。”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原本私下交谈的大臣们纷纷惊讶地看向蔡太师。赵锴微微蹙眉,催促道:“详细说来!”

  蔡太师手持笏板,扫视四周,最后目光重新落在赵锴身上,郑重其事地解释:“皇上,相较于您与林王之间的父子关系,高昌回鹘、契丹等外族始终是异心之患。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纵使林王不动手,我大安也必将翦除这些隐患。如今林王代劳,我大安得以节省兵力。”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开始点头赞同,觉得蔡太师的话确有几分道理。然而赵锴依旧面色淡漠,一言不发。

  蔡太师趁势续道:“世间万物,血缘亲情最为浓厚,父子之间无论有多大矛盾,总有一日能冰释前嫌。

  而对外人来说,一旦结下仇恨,往往便是生死较量,因此,臣以为,不论林王过往有过多少过失,单凭他收复失地、清除敌族这两点,我们应当化干戈为玉帛,寻求和解。”

  蔡太师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如此一来,我大安不仅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解决目前的危机,还能顺势收复西域、燕云十六州乃至金国土地,成就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伟业。”

  蔡太师的言论颇具煽动力,短短几句,便激起文武百官的热血情怀。赵璟,康王之子,拧眉问道:“蔡太师的意思是……”

  蔡太师瞥了赵璟一眼,而后面向全体大臣直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林王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因其有多么宏大的野心,而是因为他缺乏来自陛下应有的关怀和父爱。

  因此,要让林王回归大安怀抱,关键在于陛下与林王殿下消除误会,解开双方心结,所有危机自然迎刃而解。如此一来,我大安甚至可能无需动武,就能将高昌回鹘、党项、契丹、金国等地纳入版图。”

  蔡太师言罢,平静地看着百官和皇帝。对于这样一位务实的谋士而言,和平解决争端无疑是成本最低、利益最大的策略。

  关于皇帝的面子问题,在此刻看来实属微不足道。大殿内的官员们在听闻蔡太师的分析后,无不陷入沉思,多数对此观点表示认同。

  他们同蔡太师一样,认为通过一次简单的道歉和接纳,能够换取国家的巨大利益,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然而,赵锴、梁思成以及康王父子、靠山王等人却持有异议。

  作为熟知林乾秉性的人,他们深知林乾绝非仅仅渴望父爱那么简单,至少在当前情境下,林乾展现出了果决冷酷的一面,远超常人想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